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Katharina Ribbeck
文章数:5篇
宿主-致病菌互作
肠道黏蛋白:CTXφ驱动的霍乱弧菌毒性的抑制剂?
众所周知,CTXφ噬菌体在霍乱弧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肠道黏膜中,微环境信号因子如何调节CTXφ驱动的毒力转换和相关毒力因子表达尚不明确。EMBO Journal最新发表的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宿主-致病菌互作
Bacteriophage
mucin glycans
Mucus
Vibrio cholerae
粘蛋白O-聚糖
Nature子刊:粘液中的粘蛋白O-聚糖可抑制真菌感染
粘蛋白是粘液的主要结构成分,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菌丝体形成,从而抑制其致病性。然而,粘蛋白中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的成分未知。Nature Chemical Biology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粘蛋白O-聚糖可通过转录因子Nrg1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及感染相关表型。这项工作阐明了粘蛋白减弱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策略。
粘蛋白O-聚糖
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
粘液
一文读懂粘液
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Primer文章,对粘液的形成、黏蛋白表达及分泌的调控、粘液屏障的功能、粘液与疾病的关联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粘液
其他
变形链球菌
Nature子刊:黏蛋白O-聚糖“驯化”潜在致病菌
黏液屏障内含有数万亿的微生物,同时可防止病原菌定植。在口腔中,含有黏蛋白MUC5B和MUC7的唾液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软组织和牙齿上,以防止口腔病原体(如变形链球菌)的感染。唾液黏蛋白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凝集素活性和细菌结合而直接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但唾液保护功能的范围和基础尚不清楚。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黏蛋白中的MUC58通过O-聚糖抑制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遗传转化,即黏蛋白O-聚糖是宿主用于“驯化”潜在致病微生物而不杀死它们的一种策略。同时,识别黏蛋白中结构与效应的关系,将使未来的研究更深入到机理,有助于筛选哪些变形链球菌成分是黏液聚糖发挥其作用所必需的。
变形链球菌
黏蛋白
群体感应
遗传转化
黏蛋白型O-聚糖
Nature子刊:黏蛋白聚糖抑制绿脓杆菌感染
粘液是宿主防御的第一道防线。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粘液对绿脓杆菌感染及毒力的抑制作用来自于黏蛋白型O-聚糖,后者对细菌的抑制功能取决于其O-聚糖的复杂性。
黏蛋白型O-聚糖
宿主-菌群互作
黏蛋白型O-聚糖
绿脓杆菌
Karen Gre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