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unjie Huang
文章数:3篇
小肠癌症
香港中文大学:分析小肠癌症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时间趋势
香港中文大学的Martin C.S. Wong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文章,访问全球癌症观察站(GLOBOCAN)、五大洲+癌症发病率(CI5+)和全球疾病负担(GBD),来估计小肠癌症发病率的年龄标准化率。结果显示,小肠癌症的负担在地理上存在巨大差异,在人类发展指数、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不健康生活习惯、代谢紊乱和IBD流行的国家中发病率较高。小肠癌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需要制定预防策略。
小肠癌症
癌症发病率
胃肠道癌症
国内团队Nature Reviews:东亚地区的胃肠道癌症(综述)
香港中文大学黄至生团队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东亚地区的胃肠道癌症(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胆囊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的流行病学数据(发病率、风险因素)等,并与西方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讨论了生活方式干预、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控制感染、筛查等预防策略。
胃肠道癌症
综述
流行病学研究
质子泵抑制剂
中山七院:日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早死风险无显著关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袁金秋团队、杨曼团队及潘逸航团队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了44万名受试者的多年随访数据后发现,日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全因死亡及特因死亡风险均无显著关联。
质子泵抑制剂
研究论文
全因死亡率
特因死亡率
前瞻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