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hristine Dejea
文章数:6篇
结肠肿瘤
促癌菌与宿主基因突变互作,影响大肠癌发病和治疗敏感性
结直肠癌(CRC)有多种亚型,可由遗传、组织学和免疫学特征所定义,这些亚型可能受到炎症、诱变剂和/或菌群的影响。BRAF激活突变的CRC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BRAF突变和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定植协同促进模型小鼠的中段结肠肿瘤形成,且肿瘤中具有CD8+ T细胞浸润,对抗PD-L1治疗敏感。这些发现提示,宿主遗传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CRC发病和免疫治疗敏感性中具有关键作用。
结肠肿瘤
BRAF-V600E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结直肠癌
结肠粘膜生物膜、宿主和大肠癌的相互作用
宿主和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破坏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生有关。然而,这些细菌的活性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此外,细菌如何组织/定位,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基因,都可能对CRC发病机制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近来,在约52%CRC患者和约13%健康人的上皮表面发现长达200微米的细菌生物被膜(BF)。此前已发现,在多个临床前小鼠模型中,来自CRC患者或健康人的BF形成细菌在CRC发展中起到功能性的角色,突出了细菌的组织形式对CRC产生的影响。最新发表在mSystems的研究发现在BF阳性菌群中,细菌毒力基因数量增加,并鉴定了一个保守的、可传播的BF阳性相关细菌核心组。此外,还证明了BF状态和CRC的发展改变了miRNA的表达,特异性miRNA与BF阳性相关类群相关。破译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发现CRC新的调节途径和具有潜在治疗意义的分子。
结直肠癌
biofilm
colorectal cancer
germfree
microRNAs
结直肠癌
结肠粘膜生物被膜有致癌性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无论是结直肠癌患者还是健康人,其结肠粘膜中的生物被膜在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均可诱导癌症的发生。这一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肠道菌群在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或可鉴定出结肠粘膜生物被膜中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菌种或特定菌群组成,有助于结直肠癌的预防及早期干预。
结直肠癌
bacterial infections
colorectal cancer
Microbiology
mouse models
结直肠癌(CRC)
Science: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有两种细菌促癌!
这是昨天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重量级文章,发现在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结直肠癌遗传易感个体中存在结肠细菌被膜,主要由两种癌性细菌组成——产生不同癌性毒素(oncotoxin)的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并在相应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说明这两种细菌在结肠粘膜的持续共定殖,可在遗传易感个体中驱动肿瘤形成。这是继幽门螺杆菌和具核梭杆菌后,再次明确鉴定出的促进癌症的细菌,强烈推荐阅读。
结直肠癌(CRC)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脆弱拟杆菌
大肠杆菌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脆弱拟杆菌
Cell子刊:脆弱拟杆菌毒素如何促进结肠肿瘤发生
上周的一篇Science文章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鉴定出两种促癌细菌(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872544),产生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ETBF)是其中之一。Cell子刊同时发表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对ETBF促进结肠肿瘤的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ETBF分泌的毒素可刺激结肠上皮产生IL-17黏膜免疫应答,促使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癌变,并招募促肿瘤的髓细胞浸润末端结肠,加剧肿瘤形成。这两篇同时发表的文章各有侧重,也有共通之处,二者对照印证,或可为结肠癌的防治带来启示。 此外,同为脆弱拟杆菌,不同菌株间可存在巨大差异,有的促癌,有的则有潜在的益生作用,肠道菌群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毒素
结肠上皮细胞
结肠肿瘤
结直肠癌
NPJBM: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生物被膜及菌群特征
最近关于大肠癌组织中的微生物相关研究非常多,这篇Nature旗下杂志的文章,再次关注于此,并有一些创新——特别关注了生物被膜的特征。值得专业人士好好看看。
结直肠癌
Diogo Pratas
Diogo Prat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