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Patrick Tan
文章数:6篇
胃癌
Cell子刊:肠化生的时空基因组分析或可预测胃癌进展
肠化生(IM)是一种胃粘膜的癌前病变,与胃癌(GC)风险增加相关。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这篇文章,利用深度靶向DNA测序、转录组测序以及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平台,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采样的IM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准确识别具有高GC风险IM患者的策略及微生物失调在IM进展中的作用,为GC精准预防和拦截提供了机会。
胃癌
肠化生
胃癌
AIM2表达上调可促进胃癌肿瘤发生
AIM2是一类DNA感知器,其表达缺失可通过caspase-1炎症小体通路促进自身免疫和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生,但其在肿瘤发生中作用未知。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AIM2通过连接细胞因子-STAT3通路、先天免疫和上皮细胞迁移,从而在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驱动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炎症小体的激活没有关系。
胃癌
AIM2
炎症小体
表观遗传变化
替代启动子的使用是消化道肿瘤癌化和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肿瘤转化为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肿瘤逃脱了宿主强大的免疫监视系统。有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可以利用抗原递呈修饰、免疫检查点失调和免疫耐药克隆选择等机制实现免疫编辑,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采用改变表观遗传是肿瘤细胞实现免疫编辑的方法之一,深入探索肿瘤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对于了解肿瘤免疫编辑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表观遗传变化可能是可逆的,因此肿瘤表观遗传的变化点同样也是潜在抗癌治疗的靶点。近期一篇发表在Gut上的研究工作,通过利用一种新的生物信息需算法proActiv对消化道肿瘤中的替代启动子负荷(APB)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单细胞测序和小鼠荷瘤模型的综合分析验证发现高APB与肿瘤免疫编辑成正相关,导致T细胞活性降低或免疫耗竭,显著降低T细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以及对免疫治疗的拮抗作用。这些发现表明替代启动子的使用与肿瘤微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避和免疫治疗耐药性重要原因。
表观遗传变化
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微环境
替代启动子负荷(APB)
消化道肿瘤
胃癌
Nature:发现人胃癌来源干细胞标志物
LGR5可标记小鼠幽门胃腺基地常驻成熟上皮干细胞。但由于在人类中缺乏帮助上皮干细胞分离和鉴定的表面标志物,其在人类中对应的干细胞群体尚不可知。在小鼠肠癌模型中,LGR5+肠干细胞是WNT通路过度激活后的主要癌症来源。然而,幽门LGR5+干细胞在WNT通路失调(人胃癌中较常见)后对胃癌的作用尚不清楚。最新发表在Nature的研究利用LGR5+干细胞群在小鼠胃肠道内的相对表达识别出膜水通道蛋白AQP5,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将其鉴定为小鼠和人类成熟幽门干细胞标记物。新发现的标记物可用于分离和表征人胃干细胞,破译胃癌的早期形成。
胃癌
AQP5
胃干细胞
标记物
谱系示踪
肠上皮化生
DNA损伤应答信号抑制胃肠上皮化生的癌变
肠上皮化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阶段,但肠上皮化生到胃癌进展的调节机制尚未明确。之前的研究表明,DNA损伤信号因子可能参与了该调控过程。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从正常到肠上皮化生再到胃癌阶段,γH2AX(DNA损伤应答的标志物)水平逐渐增加,且与慢性炎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γH2AX可能在肠上皮化生的癌变中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
肠上皮化生
DNA damage
gastric cancer
gastric metaplasia
DNA损伤
胃肠癌
Nature子刊:11个CBS突变热点是胃肠癌潜在驱动因素
非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是潜在的癌症驱动因素,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来自新加坡的最新研究,分析了212个胃癌样本的全基因组,找出了34个非编码区突变热点,其中11个是CTCF结合位点(CBS)。进一步分析表明,这11个CBS突变热点可能是胃肠癌潜在的驱动因素。
胃肠癌
胃癌
结直肠癌
非编码区突变
染色体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