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eng Li
文章数:1篇
食品安全
华中农大:中国大米中有机磷酸酯的存在、分布和人群暴露风险
有机磷酸酯(OPEs)被广泛用作阻燃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释放到环境中,因而在水、土壤、灰尘等环境基质中广泛存在。水、土壤中残留的OPEs可被植物吸收,动物、人食用受污染的植物后即在体内积累OPEs。华中农业大学刘春生教授(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队近日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研究文章,系统测定了中国25个省市的234份大米样品中24种OPEs的浓度,描绘了中国大米的OPEs污染及其空间分布图谱,并对中国成人及儿童OPEs的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
食品安全
研究论文
有机磷酸酯(OPEs)
大米
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