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读懂肠道(3):护肠第一关
热心肠先生 2024-01-25
爱护肠道,从“齿”开始!

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他发明的显微镜,在自己的牙垢中,第一次观察到了口腔微生物的存在,标志着人类对口腔健康的认识进入了新时代。

现代的口腔研究者,慢慢也把口腔健康和全身系统疾病联系在一起。正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微生物平台负责人陈峰教授所言:“口腔作为消化道的起始,连接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外界环境。这样重要的一个场所,也是病原细菌和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一个门户。”

一方面,口腔是进食的入口,如果饮食出了问题——不论是含有有害、有毒成分,还是营养质量低下——都会损害消化道和全身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另一方面,口腔是人体内仅次于消化道的第二大微生物群落栖息地,有研究提示,可能有超过700种的微生物定植在这里。随着饮水、进食和吞咽唾液,口腔中的微生物也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胃肠道中。如果口腔中发生微生态失衡,就可能成为有害或致病微生物的储存库,一旦这些坏分子“顺流而下”并在肠道“定居”下来,或者通过黏膜上的伤口进入血液,就可能对肠道乃至全身造成威胁。

此外,导致牙周炎的致病菌可以利用炎症微环境来壮大自身,从而与牙周炎形成恶性循环。当牙周炎组织中的促炎免疫细胞向其他组织器官迁移时,可能将炎症“小火苗”放大到全身,点燃系统性炎症反应的“熊熊大火”,从而增加炎症性肠病、心血管病、II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口腔的健康状态,也可以作为我们肠道和全身健康的风向标;口腔菌群也有望成为某些疾病的标志物,甚至治疗靶点。

其实,可以反映全身健康状态的,不仅是口腔的疾病和菌群,就连口中有多少颗牙,都与特定人群的死亡率有密切关系。陈峰教授在演讲中就讲述过:

“在超过70岁的人群当中,如果全口无牙,那么7年之内的死亡率达到了70%;如果口中有1~9颗牙,那么7年之内的死亡率是50%;如果口中有10~19颗牙的话,那么7年之内的死亡率是35%;如果口中有超过20颗牙,那么7年之内的死亡率就降低到了22%。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8020’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80岁的时候,还能有20颗自己健康的牙齿。”

俗话说“病从口入”,要维护我们的肠道以及全身健康,口腔无疑是第一道重要关口。管住嘴,管好嘴,让我们用健康的口腔筑起一道“健门关”,守住健康之门!

插画作品赏析

《健门关》

祥云纹装饰而成的嘴唇,亦似一幅画框,有吉祥与生命美好的寓意。口腔结构与城门造型巧妙结合,“健门关” 呼之欲出!有益的口腔微生物聚集形成一张保护网,共同抵御“病从口入”。

《我住长江头》

健康的口腔环境就好比是一个乐园,水流清澈,空气清新,植物茂盛,生灵快乐。多处牙齿状的岩石,显示出这里是口腔。河流直下,灌溉着下游的土地,蜿蜒曲折的地貌,正是肠道的象征。如果将消化道比喻为河流,口腔在上游,肠道在下游,口腔与肠道,就像这首词中所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将军迎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作品以古代大将军镇守城关、拦截外星微生物怪物来袭的画面,形象诠释了健康口腔作为护肠第一关的重要意义。而抗击外来有害微生物的利器,包括使用含氟牙膏、电动牙刷、冲牙器、牙线等。

《簋神》

簋,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青铜器时代的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饕餮纹是簋上常用的装饰纹样。作品即以此为灵感,描绘了一尊盛满有益菌的簋,又从簋身的饕餮纹演变出一条神龙。饭食必先入口才能进入消化道,因此盛饭食的簋召唤出神龙,保卫口腔健康,也保卫着深远处的肠道健康。

《口腔卫士》

作品采用了极具形式感和装饰性的穆夏风格,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有益菌守护口腔健康的情景。上方两个戴头盔的球菌小卫士,与下方两个手持宝剑端坐的球菌守备兵,相映成趣。主角是一手持盾牌一手握牙刷长矛的杆菌,大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概。抱着牙膏的球菌则憨憨地守在后面。

《溯游而上》

健康的肠道环境,犹如这仙境一般的森林,溪水潺湲,林木蓊郁,百花争妍,微生物们置身其间,快乐悠闲。朝着光亮,溯游而上,这一切美丽与快乐的源头,原来就是健康的口腔!

《卫生第一》

作品以一张夸张的大嘴以及丰富多样的巨量食物,表达了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也是守护肠道健康的第一关。清洁是口腔保持健康的基础,所以常备牙膏牙线,口腔卫生要第一。

了解更多作品详情可访问:

https://www.chinagut.cn/art/

专家简介
蓝灿辉
热心肠研究院院长/iMeta创办人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学者计划”讲座教授
笔名热心肠先生,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武汉轻工大学“常青学者计划”讲座教授,学术期刊iMeta联合创办人与执行主编,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副会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委员,《热心肠日报》创始主编,CHINAGUT(中国肠道大会)创始发起人。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