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华+赵兴明等:用于识别和校正宏基因组数据装配错误工具—metaMIC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2-11-24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Luis Pedro Coelho、赵兴明、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及团队在Genom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用于全自动识别和纠正宏基因组数据中装配错误的工具metaMIC(https://github.com/ZhaoXM-Lab/metaMIC),通过模拟和真实数据集验证,发现metaMIC的性能良好可为下游分箱提供可靠基础,值得测试。

构建可靠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对于理解微生物群落、分类注释和代谢过程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降低数据组装contigs错误率对于后续分析至关重要。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路易斯·佩德罗·科埃略(Luis Pedro Coelho)、赵兴明、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及团队在Genom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用于全自动识别和纠正宏基因组数据中装配错误的工具metaMIC(https://github.com/ZhaoXM-Lab/metaMIC),通过模拟和真实数据集验证,发现metaMIC的性能良好可为下游分箱提供可靠基础,值得测试。

专家简介
陈卫华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卫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主要方向是肠道菌群精细调控与人体健康。通过实验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发现肠道和肿瘤部位微生态异常与疾病的关联;利用噬菌体或小分子物质对特定肠道细菌精准调控,以达到改善微生态、改善和治疗疾病之目的。截止2021年9月,以主要作者(通讯或第一)身份在Science、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文章60多篇。他引4100多次,H-因子28。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赵兴明+郑琰+陈卫华:人类的4种真菌“肠型”结构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兴明教授、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郑琰研究员,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卫华教授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Enterotypes of the human gut mycobiome的研究论文。此研究揭示了肠道真菌组成高度结构化的性质,并发现其与宿主表型之间的紧密相关性。
2023-08-16
陈卫华+赵兴明+刘智:大规模解析人类肠道噬菌体的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在噬菌体的生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基因组甲基化的理解仍然有限。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和刘智、复旦大学赵兴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Peer Bork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使用单分子实时测序分析了来自104个粪便样本的近9000个宏基因组组装的高质量噬菌体的DNA甲基化模式,发现肠道噬菌体普遍存在甲基化,进一步分析揭示广泛的DNA甲基化与其编码的甲基转移酶有关,值得关注。
2023-07-06
陈卫华+赵兴明等:基于肠菌的机器学习模型对20种疾病的诊断性能如何?
近日,复旦大学赵兴明、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系统地评估了基于肠道菌群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对20种疾病的跨队列分类性能,发现可以使用肠道菌群作为独立的、跨队列的诊断工具,但仅用于少数肠道疾病。
2023-05-11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