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5日,《热心肠日报》推送第1000期,我和热心肠小伙伴们是后知后觉,过去了才反应过来那是个“大日子”。
2021年11月15日,《热心肠日报》推送第2000期,我们提前做了运营准备,邀请了包括院士、专家和忠实读者在内的400多人写了寄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祝福和勉励。
点击上图查看
2024年9月7日,《热心肠日报》推送第3000期,这次我们没有惊动太多人,仅邀请了10多位专家、忠实读者、创作者和同事,撰写他们与日报的故事。很多美好而珍贵的回忆就此被记录下来,成为我和热心肠小伙伴们的新财富。
在今天这个重大日子里,我们还有两个“低调的重磅官宣”。
一是“2025中国肠道大会”的视觉设计,我们做了一个短片来发布,强烈推荐给你。
点击上图查看
二是与《热心肠日报》密切相关的,日报前台看似没有什么变化,后台却已经脱胎换骨——我们把8年的日报运营经验凝练为一个AI驱动的科技传播工具R·base。
关于R·base,你可以到官网(https://Rbase.chinagut.cn)仔细了解。我想说的是,可以把它理解为《热心肠日报》的“操作系统”,既支撑了日报的创作、审核和发布体系,又可以非常方便地拓展到更多领域。
因此,今天你也能看到我们用R·base升级的HOPE(全球益生菌/益生元循证数据库)以及iMeta期刊中文官网。
HOPE官网:https://hope.chinagut.cn/
iMeta中文官网:https://iMeta.chinagut.cn
从IT开发角度而言,尽管我们把AI(人工智能)重度植入到了流程里,也对内容系统的代码进行了重写,但这或许还不是一次技术含量特别高的升级。
而从《热心肠日报》的运营初心来看,在它推送第3000期时发布的R·base,则承载了我和热心肠小伙伴们很多的情怀和畅想。
畅想|人人拥有“日报”
出于对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日报的热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李丹宜于2017年加入日报创作编辑团队,2018年初从我手中接过主编的重任至今,她在文章中回顾了我们对高品质内容的不懈求索。
点击上图查看
我的17年创业伙伴、热心肠IT负责人介孟恩在他的文章里,讲述了开发日报这个产品的背景和初衷。
点击上图查看
我们一开始想得有点大,希望做成微博那样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发布内容。但是我们低估了要把科学文献转为短篇科普的难度——创作者要在200字的有限篇幅里传达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的阅读、理解和精炼,最后还需要主编用不少时间审定,才得以成文。
这样的工作,大部分只能由研究者、医生、研究生这些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来完成,但他们往往日常工作繁忙,很难长期参与和坚持。因此,日报最早期的运营工作,应者寥寥。
不过,我们坚信“好内容”“好工具”的价值,及时改变了运营策略,从谋求UGC(用户贡献内容)转为PGC(专家贡献内容),一直坚持到了今天的第3000期。
定位为“工具属性”的《热心肠日报》,在前后数百位兼职创作者、主编以及热心肠团队的努力下,虽未臻大成,但也服务了不少人,包括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专家。
点击上图查看
点击上图查看
点击上图查看
过往的8年里,其实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让人人都拥有一个“日报”的想法。
我们长期维护了650位热心肠智库专家的页面,积累了针对人物的运营经验;我们先后运营或支持了营养之声、母婴之声、肿瘤之声、药学周刊、睿视眼科等类似于《热心肠日报》的内容频道;我们还利用日报系统,开发运营了全球益生菌/益生元循证数据库——HOPE。
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实现让更多人拥有“日报”的梦想。人工解读文献的极端难度一直是这条路上的“拦路虎”,也受限于人力、财力的不足,我们没有贸然推动日报的更多内容拓展。
2023年,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相对成熟。AI让文献解读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虽不完美,但基本可用,而且还在不断进化和提升中。
我们迅速下场,从2024年1月开始让AI全面参与《热心肠日报》的解读,基于AI重构了日报编发流程,并在今天发布“日报操作系统”——R·base。
当AI解决了文献解读这个“决速步”,更多人只需要上传原文,提供简单的标题、doi、文章链接等信息,AI就会自动完成解读,在每个人的工具里迅速准备好知识传播的内容,或许这就是我8年前畅想的愿景。
你觉得这个想法靠谱吗?
畅想|人人受益于AI
不少人都知道,目前在中国大模型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是百川智能,是由搜狗公司创始人王小川先生和团队联合创立的。
小川是热心肠的股东和董事,在他没有创立百川智能的时候,我们经常泡在一起聊生命科学与数字化的话题。我还请他和搜狗的老同事帮忙,看看基于热心肠积累的数据能做一些什么事,做一个“问问热心肠”的对话系统一度是我们的目标。
在大模型技术成熟之前,AI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2023年之前我们并没有实质性的投入。到了2023年,ChatGPT在全球大火,引爆了大家对AI的投入热情。小川all in大模型,我也在第一时间深度使用ChatGPT后,给技术团队下达了坚定的指令——all in AI。
最初的进度并不快,技术团队需要有一个对AI的学习过程,日常还有不少其他工作,惯性让大家并不是很坚决。再者,日报内容团队因一贯的严谨,普遍带着质疑看待AI创作的内容,推进动力不强,效率不高。
2023年8月到2023年年底的那段时间,我是比较焦虑的。热心肠的AI战略并没有如期推进,尤其是原定在2023年9月全面切换到AI解读的日报流程,直到2024年1月才姗姗来迟。
“万事开头难”“好饭不怕晚”,热心肠最终还是迈出了使用、优化、信任并逐渐依赖AI的步伐。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在R·base最终发布前,我们保留了日报的人工审核步骤,但AI切切实实被使用,大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小川和百川智能团队给予了鼎力支持,提供最新的api,一起优化pdf文档解析、提示词、AI幻觉等林林总总的技术难题,我们也因此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
我是坚定相信“AI会改变一切”的人,《热心肠日报》已因AI而改变,我在畅想和规划如何通过热心肠的AI让更多人受益。
除了通过R·base让更多人便捷拥有自己的科技传播工具,我们可以基于精准的数据和内容,帮助更多人拥有自己的科学分身,并对大众提供智慧、便捷、准确的知识服务;我们也可以利用AI加持的知识图谱,助力科学家更好地做研究;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度垂直的知识体系,帮助更多企业和品牌高效率实现产品创新。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你觉得AI会给热心肠带来什么?会给你带来什么?
畅想|人人畅享知识
在《热心肠日报》参评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的“科普中国·2018互联网科普产品征集活动”时,我曾经面对评委的提问,回答“科普需要分级”这个理念。
知识传播可能至少需要三级:第一级,解决从文献到专家的问题,需要专业而准确,这是我们在做的主要工作;第二级,从专家到助手、到基层、到产业界,需要提炼语言,让专业知识变得更易懂;第三级,再到普通大众,需要更为通俗,甚至只需一句话,就像当年红军的征兵标语——“老乡,参加红军可以分到土地”。
事实上,每一级都非常难。在我们主要做的第一级科普工作里,就存在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高山。
从知识来源上说,虽然现在全球免费开放获取(OA)文献的比例逐步提高,但大部分文献仍然处于封闭、收费的数据库中,存在很多规则和利益的壁垒。从科普能力上看,正如前文所述,对科学文献进行解读的难度相当大。从组织运营角度讲,大部分科普内容并不能被有效传达和传播。
我希望和团队一起推动一些有意义的改变,争取让更多人能畅享需要的知识。
最近,我请产品经理和UI设计师一起系统总结并规范了日报、专家、机构、关键词等页面,抽提了热心肠内容产品的设计语言,拓展了对企业和品牌的支持,形成了较为统一的R·base产品风格。
统一的R·base后台系统,更是能让我们可以满足更多类型的需求,这是建立知识平台的起点。从这里开始,我们希望建立工具,让更多人可以贡献内容到AI工具,再通过丰富多样的提示词、利用AI的强大能力,满足不同级别科普需求的内容输出。
我们也希望加强运营体系建设,一方面努力积累更多线上用户,通过中国肠道大会、iMeta期刊、HOPE资讯等各种活动和媒体去拓展知识传播渠道;另一方面把运营经验透明化,帮助更多人增强运营能力,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知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可能实现类似于P2P的知识传播效果,也可能像ResearchGate一样为专业人员提供基于科研成果的社交服务。
人与AI一起创造和传播更多知识,造福于每一位求知若渴的人。这样的知识传播体系,你愿意参与其中吗?
小结和感谢
我的3个畅想,或许有点天马行空,或许有点理想主义,无论如何,我和小伙伴们已经走在实践的路上。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填补一些知识传播的鸿沟,在肠道健康领域,乃至更广阔的生命科学领域,帮助到更多的人。这将无愧于我们的“热心肠”之名。
我也希望,这些畅想能在未来的1000天里完整实现。在《热心肠日报》第4000期的时候,我们能够向大家展示硕果。
《热心肠日报》能够迎来第3000期,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感谢参与过《热心肠日报》创作、审核的所有创作者和主编,是你们的努力成就了日报!
真诚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专家学者、年轻学生、企业界人士、媒体和政府人士、学协会同仁!
最后,感谢所有坚持不懈的热心肠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