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CHINAGUT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肠道免疫
文章数:283篇
肠道免疫
Nature:肠上皮细胞“约束”致病性T细胞的新机制
肠上皮细胞不仅是屏障,还与肠道内的免疫细胞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调控肠道的免疫反应。Nature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揭示了肠上皮细胞中的IFNγ信号及其下游的抗原呈递,如何在肠道炎症和结直肠癌中发挥保护性作用。
肠道免疫
IFNγ
肠上皮细胞
抗原呈递
上皮内T细胞
肠道免疫
ILC2如何适应小肠微环境?
免疫细胞对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适应是维持体内平衡和产生炎症的关键过程。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效应性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保留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发挥组织特异性功能,例如促进对肠道蠕虫感染的控制。
肠道免疫
视黄酸
固有免疫淋巴细胞ILC2
饮食-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益生元果胶低聚糖如何诱导肠道IgA?
免疫球蛋白A(IgA)是维持粘膜表面稳态的重要因素,但肠腔内IgA水平差异很大。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这篇文章,证明益生元果胶低聚糖(pec-oligo)通过富集有限数量的微生物来提高肠道中的IgA水平。
饮食-菌群-免疫互作
益生元
肠道菌群
果胶低聚糖
IgA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铁代谢影响ILC3的维持和功能
芳香烃受体(Ahr)对于ILC3的维持和功能至关重要。Natur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ILC3细胞的铁代谢会影响Ahr的活性,而Ahr直接抑制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转录,揭示出铁代谢以及Ahr-CD71-铁轴对ICL3的维持、代谢适应性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肠道免疫
铁代谢
ILC3细胞
芳香烃受体(AHR)
肠道免疫
Cell子刊:IgA BCR如何控制肠道体液免疫反应
免疫球蛋白A(IgA)维持肠道内共生菌群并防止菌群失调,针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的IgA保证同时结合多种不同的共生抗原,然而B细胞向肠道菌群释放广泛反应性IgA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Immunity上的这篇文章,揭示一种将BCR信号传导、B细胞命运和抗体产生位置联系起来的额外机制,对肠道抗原识别如何塑造体液免疫具有影响。
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
西湖大学Cell子刊:RXRγ调控小肠ILC2应答敏感性
2型炎症参与抗寄生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在其中有重要作用,但调节ILC2快速活化和应答的检查调控机制尚不明晰。西湖大学徐和平团队在Immunity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小肠ILC2中RXRγ表达的动态调控及其介导的脂质代谢状态,是一种细胞内在的分子检查点,直接调控小肠ILC2的激活阈值。
肠道免疫
2型免疫
免疫细胞
ILC2
小肠
肠道免疫
Science:一类独特的γδ T细胞或为IBD治疗带来新希望
γδ T细胞是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中的重要成员。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分析上百人的结肠黏膜样本,系统探索了人结肠γδ T细胞群的特征,鉴定出一类表型独特的γδ T细胞亚群,其共表达T细胞受Vγ4和整合素CD103。该亚群可被肠上皮细胞的嗜乳脂蛋白样(BTNL)蛋白所选择,这种选择机制具有进化保守性。这些被BTNL选择/维持的γδ T细胞可能在炎症性肠病(IBD)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定的BTNL缺陷基因突变被发现是IBD的风险因素。总之,这些发现加深了对屏障免疫学的了解,可能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肠道免疫
免疫细胞
γδ T细胞
炎症性肠病
肠道免疫
西湖大学Science:小肠黏膜免疫中的神经免疫新机制
神经调节肽U(NMU)是一种神经肽,可由肠道的胆碱能神经元产生。NMU可通过激活表达其受体NMUR1的2型天然淋巴细胞,驱动2型免疫反应,但NMU是否激活2型免疫中的其他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仍存争议。西湖大学徐和平团队在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鉴定出小肠中存在的表达NMUR1的嗜酸性粒细胞亚群,揭示了NMUR1在该亚群中的功能,并表明由NMU-NMUR1信号介导的小肠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参与了对肠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分化和屏障免疫(抗蠕虫黏膜免疫)的调控,强调了神经免疫-上皮细胞交互作用在维持组织稳态中的重要性。
肠道免疫
2型免疫
嗜酸性粒细胞
神经免疫
小肠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RORγt-Raftlin1复合物调节Th17细胞的致病性
Th17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17,在许多人类疾病中具有致病性,包括炎症性肠病,但同时其在非炎症状态下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鉴定出一种脂筏蛋白——Raftlin1,其与RORγt形成复合物,调控致病性Th17细胞的行为,但对非致病性Th17没有影响。
肠道免疫
Th17
RORγt-Raftlin1
肠道免疫
Cell子刊:肠道微生物群如何调控γδ17细胞?
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指示γδ17细胞表达PD-1和IL-17,建立了前者抑制后者的二元模块。该模块和γδ17细胞的脂质摄取增加,可支持γδ17对组织炎症的原位反应。
肠道免疫
γδ17 T细胞
PD-1
IL-17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肠道菌群和ILC3如何协同指导巨噬细胞发育?
肠道菌群和宿主因素被认为协同指导肠道巨噬细胞的发育,但这种协作发生的性质、调节和具体部位尚不清楚。Scienc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肠道菌群能量代谢产生的ATP能够驱动ILC3产生CSF2,诱导单核细胞转变为孤立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肠道免疫
ILC3细胞
ATP
肠神经
湖南大学Cell子刊:神经系统促进肠道免疫防御的新机制
神经系统对于肠道稳态及功能至关重要,但其对肠道免疫防御的影响尚不清楚。近日,湖南大学涂海军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文章,发现肠神经元和肠平滑肌之间的GABA信号传导促进秀丽隐杆线虫的先天免疫和肠道防御,且表明肠神经元-肌肉-上皮轴在高等生物中可能是进化保守的。
肠神经
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
TSLP/树突状细胞轴促进CD4+T细胞对肠道菌群的耐受性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过表达与特应性相关。然而,TSLP在正常屏障器官中表达,表明其具有稳态功能。JCI insight近期发表的文章,探究了内源性TSLP信号传导对成年小鼠CD4+T细胞稳态扩增的影响。
肠道免疫
TSLP
树突状细胞(DC)
肠道免疫
中科院团队Nature:新机制!肠菌通过脂肪酸异构化,调节肠道免疫细胞
肠道菌群持续地将饮食中的成分转化为许多生物活性代谢物,从而在饮食对宿主的健康调控中发挥介导作用。Nature最新发表了中科院大学宋昕阳团队与哈佛医学院Dennis Kasper团队的合作研究,揭示了调控宿主肠道免疫的一种新的饮食-肠菌途径。该研究表明,特定肠菌可通过脂肪酸异构化作用,将饮食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CLA通过与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转录因子HNF4γ作用,调节细胞内的IL-18信号,从而促进CD4+CD8αα+ IEL的发育,影响小鼠的肠道黏膜免疫。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菌群代谢
饮食-菌群互作
黏膜免疫
肠道感染
Science子刊:肠道病原体无症状感染的机制
免疫系统对应对细菌感染至关重要,既可以选择杀死细菌,也可以只是部分损伤细菌功能而不杀死病原体,从而导致致命病原体的无症状携带和传播。近日,Science Advances上的这篇文章,揭示了无症状感染如何通过免疫抵抗机制产生,并介导肠道病原体无症状携带。
肠道感染
致病菌
无症状感染
膳食铁
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TVP23B对肠道黏液层形成必不可少
肠道免疫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动态肠道屏障,它通过充满抗菌肽的粘液凝胶将宿主与常驻和致病微生物群分开。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使用正向遗传筛选策略,发现反式高尔基体膜蛋白TVP23B的突变,可赋予小鼠对化学诱导和感染性结肠炎的易感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肠道免疫
TVP23B
粘液层
免疫耐受
朱书等Cell:GSDMD的非焦亡功能,对小肠食物耐受很重要
肠上皮细胞(IEC)是分隔宿主细胞和外来抗原的主要屏障,IEC如何在诱导抗病原免疫的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其机制尚不清晰。Gasdermin D(GSDMD)在髓系细胞中介导细胞焦亡,但其在生理状态下在小肠中也高表达,其在小肠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技大学朱书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前端小肠IEC中,在食物抗原的诱导下,GSDMD可被Caspase-3/7切割产生13kD的N端片段,该片段进入细胞核调控IEC的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由调节性Tr1细胞介导的食物耐受。该研究不仅阐释了小肠食物耐受的新分子机制,也揭示了GSDMD的非焦亡功能,而GSDMD的这种同一免疫分子的不同功能取决于其剪切形式。
免疫耐受
食物耐受
小肠
肠道免疫
Gasdermin D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TNFR可将能量消耗和肠道免疫结合起来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与癌症晚期相关的代谢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Science Advanc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成年果蝇肠道的肠上皮细胞(EC)中需要高度保守的TNFR——Wengen(Wgn)来限制脂质分解代谢、抑制免疫活性和维持组织稳态。这表明Wgn/TNFR作为代谢和免疫之间的交叉点发挥作用,允许病原体诱导的代谢重编程为对抗感染的高能量任务提供燃料。
肠道免疫
果蝇
能量消耗
脊柱关节炎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肠炎具有明显的17型粘膜固有样T细胞特征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SpA)患者常出现肠炎症状,但目前尚不清楚粘膜固有样T细胞是否参与SpA肠道关节轴中失调的 IL-23/IL-17反应。近日,发表在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的文章,纳入具有(n=11)和没有(n=14)肠炎的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患者和健康对照(n=15),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发现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肠炎具有明显的17型粘膜固有样T细胞特征。
脊柱关节炎
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
国内团队:银纳米粒子可扰乱肠道免疫微环境
大量研究对工程金属纳米粒子 (NPs) 的毒性评估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关于金属NPs对肠道系统,尤其是对肠道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尚属空白。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陈瑞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Qi Yu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文章,检测了代表性工程金属NPs通过口服暴露对肠道的长期影响,并确定具有严重危害的银NPs(Ag NPs),为工程金属NPs尤其是Ag NPs的健康风险提供了额外的见解。
肠道免疫
纳米颗粒
肠道免疫
中外合作:TGF-β调控TCRγδ+CD8αα+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发育
γδ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是具有独特CD8αα+同源二聚体的IEL,与其他组织中的γδT细胞不同,但其如何发育尚不清楚。北京协和的何维、张建民和NIH的陈万军合作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文章,发现TGF-β信号调控TCRγδ+CD8αα+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发育。
肠道免疫
TGF-β信号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
肠道免疫
Cell子刊:螺杆菌属的定植增强野生小鼠对柠檬酸杆菌感染的抵抗
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传统、野生和野生化小鼠经常被多种螺杆菌属共同定殖。在缺乏适应性免疫的情况下,这些细菌的富集和转移到实验室小鼠可以保护小鼠免受肠道病原体鼠类柠檬酸杆菌的致命攻击。
肠道免疫
螺杆菌属
鼠柠檬酸杆菌
纳米医学
胆红素纳米药物恢复结肠炎中的肠道屏障和黏膜免疫
炎症性肠病(IBD)表现为肠道屏障破坏、粘膜免疫失调及肠道菌群紊乱,常规治疗IBD的抗炎药物可部分缓解症状,但无法恢复正常的屏障和免疫功能。近日,发表在ACS Nano上的这篇文章,成功开发由胆红素附着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药物,可促进恢复肠道屏障、粘膜免疫和肠道菌群,具有用作IBD治疗纳米药物的巨大潜力。
纳米医学
胆红素
炎症性肠病
口服药物递送
肠道屏障
肠道免疫
膳食蛋白质塑造肠道CD4+T细胞的特征和受体库
大量食物来源的抗原通过肠道吸收,免疫系统必须耐受这些抗原才能避免食物过敏,多克隆肠道CD4+ T细胞对膳食蛋白质的反应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揭示食物和肠道菌群影响肠道CD4+T 细胞的特征和T细胞受体库新机制。
肠道免疫
膳食蛋白质
肠道菌群
T细胞
T细胞受体库
免疫耐受
西湖大学Nature子刊:菌群辅助的铁摄取促进肠道免疫耐受
缺铁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最常见的非肠道综合征,但其对肠道免疫耐受的影响尚不清楚。近日,西湖大学常兴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揭示菌群辅助的铁摄取促进肠道免疫耐受新机制,突出肠道营养摄取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关联。
免疫耐受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ron
Mucosal immunology
regulatory T cells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Pou2af2/OCA-T1调节簇状细胞分化和肠道2型免疫
Scienc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Balb/cJ(Balb)小鼠和C57BL/6J(B6)小鼠在9号染色体(Chr9)的50-67Mb区域上的Pou2af2基因表达有差异,Balb表达Pou2af2的短亚型(编码无功能蛋白),导致肠簇细胞少,对簇细胞配体琥珀酸盐没有反应,并调节小肠中的先天2型免疫。
肠道免疫
簇状细胞
2型免疫
肠道免疫
发现维持小鼠肠道稳态的新细胞亚群——IL4+ ILC2
ILC2表达IL-5和IL-13,定位于各种粘膜组织,在诱导2型炎症、对蠕虫感染的反应和组织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了一群表达IL-4的ILC2亚群,其发育依赖于IL-25信号,与表达IL-25的簇状细胞具有相关性,且IL-4+ ILC2和IL-25+ 簇状细胞都受到膳食微生物B1的影响。
肠道免疫
维生素B1
固有免疫淋巴细胞ILC2
肠道免疫
Cell子刊:新生儿派氏结的适应性免疫如何启动?
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出生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建立并不是由早期微生物定植驱动的,而是由派氏结 M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驱动的。
肠道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
M细胞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Bcl11b维持肠道驻留记忆CD8+T细胞的多能性并限制其效应程序
转录因子(TF)网络如何调控肠道驻留记忆CD8+T(TRM)细胞的多能性和效应程序,维持其功能的平衡,目前尚不清楚。Scienc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对转录因子Bcl11b在调控CD8+TRM的多能性和效应程序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肠道免疫
Bcl11b
肠道驻留记忆CD8+ T
肠道菌群
一种快速去除肠道菌群的新方法!
无菌小鼠从出生就去除了整个肠道微生物群,导致生理发育受损。使用口服抗生素去除小鼠体内肠道微生物群有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一致性且需要长期治疗。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快速去除肠道菌群的方法——使用苯甲酸甲硝唑、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组成抗生素混合物,并对菌群去除后的免疫变化进行表征。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抗生素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