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AI+传统病理分期预测是否进行辅助化疗

The Lancet Oncology [IF:51.1]
① 开发基于DoMore-v1-CRC和传统病理分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997例无残留肿瘤(R0)的II、III期CRC患者中定义高中低三个风险组;② 纳入1075例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的II或III期R0CR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③ 新的风险分层系统高危与低危患者风险比是10.71,中危与低危风险比是3.06;④ 低危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97.2%,中危组94·8%,高危组77.6%;⑤ 基于指南的危险度分组可识别的预后和信息较少。
【主编推荐语】DoMore-v1-CRC是最近使用深度学习和传统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组织切片开发的结直肠癌预后标记物,研究者观察到在原发性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它的预后预测优于已建立的分子和形态学标记物。最新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的研究通过整合DoMore-v1-CRC和病理分期标记物,提供了一个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其风险分层比其构成要素更准确,并识别出更多与当前指南中低风险组相似的、预后良好的II期和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并且可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避免对这些患者使用辅助化疗,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费用。(@Lexi)
A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ptimis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s by integrating deep learning and pathological staging markers: 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study
2022-08-11, doi:10.1016/S1470-2045(22)00391-6
延伸阅读: 【News Medical】

Cell子刊:种族或是人类肿瘤菌群的关键决定因素

Cancer Cell [IF:50.3]
① 分析来自癌症基因图谱(TCGA)不同癌症类型的瘤内菌群丰度,获得1553个属,分属于395个科、175个目、76个纲和37个门;② 研究27种癌症瘤内菌群丰度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种族等因素间的关系,发现种族与菌群丰度紧密相关,而年龄、性别、BMI与之几乎无关;③ 用户友好的数据库,即与临床特征相关的肿瘤内菌群 (IMCC)允许浏览、搜索特定目标癌症中个体水平的与性别、年龄、BMI和种族具有特定关联的菌群。
【主编推荐语】肿瘤内微生物对人类癌症有多种影响,而且不种癌症类型的样本具有肿瘤特异性的瘤内微生物,然而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种族)对肿瘤内菌群的影响未知。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这篇文章,对不同癌症类型的肿瘤内菌群进行了研究,更好地了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种族因素对肿瘤内菌群组成的影响。这项研究提出了未来对肿瘤菌群的研究中扩大种族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圆圈儿)
Race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 human intratumor microbiome
2022-08-25, doi:10.1016/j.ccell.2022.08.007

关于大肠癌筛查和息肉切除术后监测的第三版亚太共识建议

Gut [IF:24.5]
① 风险分层和逐次检查是适合亚洲的大肠癌筛查方法,风险分层筛查方案具有地区特异性,粪便定量免疫化学检测或结肠镜检查是亚洲优选的筛查方案;② 大肠癌患者逐渐低龄化,但对于何时开始筛查并无定论;③ 直系亲属患有大肠癌者,应当在其患癌年龄十年前或40岁开始做筛查及定期结肠镜检查;④ 结肠镜检查应定期进行,切除高危腺瘤者应三年一次,无蒂锯齿状病变属于癌前病变,应加强监测;⑤ 应当对大肠癌筛查制定标准并进行质量控制。
【主编推荐语】亚太地区结直肠癌(CRC)病例数量众多,也是全球CRC造成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自2008年和2015年发表两项共识建议以来,我们在腺瘤-癌进展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和自然史知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亚太大肠癌筛查工作组根据本地区最新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合国际研究文献,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更新和修订了他们的建议。(@Lexi)
Third Asia-Pacific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nd postpolypectomy surveillance
2022-08-24, doi:10.1136/gutjnl-2022-327377

Nature子刊:大肠癌持久性细胞种群动态和突变率特征

Nature Genetics [IF:30.8]
① 提出一种通用的定量方法来表征癌细胞向持久性细胞的转变,并在药物治疗期间测量其种群动态;② 部署一个两步波动测试来量化 CRC 细胞的表型突变率,将预先存在的抗性克隆与持久性衍生克隆区分开来;③ 临床批准的靶向治疗可诱导癌细胞转换为耐药持久性细胞,并使其突变率暂时增至 7-50 倍,从而增加持久性细胞衍生的耐药细胞数量;④ 癌症治疗或影响癌细胞持久性和可变性,并将抑制容易出错的 DNA 聚合酶作为限制肿瘤复发的策略。
【主编推荐语】研究证据表明,癌症持久性细胞是靶向治疗长期疗效的主要限制。然而,癌症持久性细胞的表型和种群动态仍不清楚。最新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的研究结合实验表征和数学建模,建立了一个定量框架来研究持久性细胞。该研究提示了癌症治疗可能会影响癌细胞的持久性和突变性,并将精确抑制容易出错的DNA聚合酶作为一种限制肿瘤复发的策略。(@Lexi)
A modified fluctuation-test framework characterizes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mutation r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persister cells
2022-07-11, doi:10.1038/s41588-022-01105-z

肝门静脉“短路”使可发酵纤维诱发小鼠肝癌

Gastroenterology [IF:29.4]
① 约10%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存在先天的肝门脉系统分流(PSS),PSS引起肠肝循环中胆汁酸(BA)向全身外溢,导致血清总胆汁酸(TBA)升高(H-TBA);② PSS/H-TBA小鼠饲喂可发酵的含菊粉纤维饲料时,TBA进一步升高,肝脏胆汁淤积并形成免疫抑制环境,加剧肝损伤并发展为肝细胞癌(HCC);③ 抑制BA合成、阻断IL-10或PD-1可减少PSS/H-TBA小鼠HCC发生;④ 队列研究表明,高TBA与人HCC风险的增加相关,且高膳食纤维或进一步增加高TBA个体HCC风险。
【主编推荐语】2018年有篇Cell论文报道了高可溶性膳食纤维饮食可在某些小鼠中诱发肝癌(查看文章),该团队对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发现先天性的肝门脉系统分流(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的异常血管连接)诱发的无症状胆血症,可导致小鼠易发生肝损伤和肝癌,尤其是当小鼠摄入富含可发酵膳食纤维饮食的时候。此结论尚不能推断到人类群体,但测量血清胆汁酸或有助于评估个体的肝癌风险,指导早期预防和干预。(@Bingbing)
Enterohepatic shunt-driven cholemia predisposes to liver cancer
2022-08-18, doi:10.1053/j.gastro.2022.08.033
延伸阅读: 【ScienceDaily】

上皮细胞的SOX9促进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Gut [IF:24.5]
① SOX9是晚期胃腺癌(GAC)中上调程度最高的SOX基因,在原发性和转移性组织中高度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② 敲除患者来源GAC细胞中的SOX9,并与GAC患者的PBMCs/CD45+细胞共培养,发现SOX9的缺失显著降低肿瘤的干细胞属性、肿瘤形成和转移,并持续增加CD8+T细胞应答;③ RNA测序鉴定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肿瘤细胞中由SOX9调节的最高分泌分子,在恶性腹水中富集,并介导SOX9诱导的M2巨噬细胞重极化和抑制T细胞功能。
【主编推荐语】SOX9是一种重要的干细胞转录因子,可通过HMG结构域与DNA结合,介导肿瘤细胞的可塑性。SOX9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而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调控作用还尚不清楚。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上皮细胞的SOX9通过旁分泌LIF因子,抑制CD8+ T细胞反应,并影响巨噬细胞功能。提示我们联合靶向LIF/LIFR和CSF1R或可靶向SOX9介导的肿瘤干细胞、T细胞免疫抑制和转移等,或可成为针对晚期GAC的联合疗法。(@章台柳)
Epithelial SOX9 drives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es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 by promoting immunosuppressiv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2022-08-24, doi:10.1136/gutjnl-2021-326581

Cell子刊:禁食或可重塑机体免疫,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Cell Reports [IF:8.8]
① 使用抗OX40/抗PD-L1单独/联合治疗小鼠原位乳腺癌,并设置禁食模拟饮食(FMD)组和标准饮食组(AL),FMD联合免疫治疗可阻止乳腺癌进展;② FMD联合免疫治疗通过激活CD8 T和CD4 T细胞增强抗肿瘤反应;③ FMD通过减少肿瘤床内胶原纤维沉积和重塑肿瘤血管网络,促进免疫细胞浸润;④ FMD诱导淋巴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变化可减弱MPO、组胺等释放,降低免疫治疗相关的过敏风险;⑤ 相比AL组,FMD还可提高TS/A乳腺癌免疫治疗抗肿瘤反应,阻止肿瘤生长。
【主编推荐语】免疫疗法已经在黑色素瘤、肺癌和结直肠癌治疗中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其有效性仍仅限于特定的癌症类型。此外,仍有大多数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应答。近日,意大利分子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使用抗OX40/抗PD-L1单独/联合治疗小鼠原位乳腺癌,并设置禁食模拟饮食(FMD)组和标准饮食组(AL),发现禁食模拟饮食联合免疫治疗可增强两种不同低免疫原性三阴性乳腺癌亚型(4T1和TS/A)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减少肿瘤体积,其作用可能通过重塑免疫系统和肿瘤微环境来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值得关注。(@九卿臣)
Fasting renders immunotherapy effective against low-immunogenic breast cancer while reducing side effects
2022-08-23, doi:10.1016/j.celrep.2022.111256
延伸阅读: 【丁香学术】
茶的益处再添新证!追踪50万人,每天2杯茶可降低早死风险
本期话题:茶,癌症,饮酒,临床营养,植物性饮食,帕金森病,衰老,北欧饮食,蛋白质,维生素E,豆类
2022-09-04
菌群/营养/代谢,多视角聚焦糖尿病和肥胖
本期话题:糖尿病,肥胖,铁稳态,个体化治疗,饮食干预,减肥手术,益生菌,益生元,鞭毛蛋白,FMT
2022-09-03
今日Cell:肠菌也“挑食”?新方法深入解析
本期话题:饮食-菌群-宿主互作,IBD,微流控单细胞技术,多组学,益生菌,新冠,番茄
2022-09-02
8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2年8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2-09-01
Cell重磅:“垃圾食品”扰乱菌群-免疫互作,让肠道更吸油
本期话题:Th17,肺菌群,嗜酸性粒细胞,IBD,银屑病,微生物生态学,病毒感染,益生菌
2022-08-31
31分Nature子刊:免疫细胞维护肠屏障的新招数
本期话题:ILC3,新冠,IBS,药物递送,IBD,疫苗,胰腺炎,2型免疫应答,嗜酸性食管炎
2022-08-30
II期临床: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早期直肠癌患者的器官保留
本期话题:新辅助化疗,结直肠癌筛查,2/3期直肠癌,化疗耐药,癌症恶病质,POU5F1B,胰腺癌,菌群定量性状位点,膳食氨基酸
2022-08-29
86页综述详解:限时进食知几何,可取否?
本期话题:限时进食,饮食模式,饮食排除法,可穿戴设备,临床实践指南,膳食补充剂,n-3脂肪酸,鱼油,铁皮石斛
2022-08-28
肠道菌群代谢物如何多角度影响宿主健康?
本期话题:肠道菌代谢物,神经发育,2型糖尿病,肥胖,巴戟天寡糖,5-羟色胺,抑郁症,鞣花酸,尿石素A,短链脂肪酸,丁酸,膳食纤维
2022-08-27
31分Cell子刊:揭开肠道激素GLP-1抗炎机制的神秘面纱
本期话题:上皮内淋巴细胞,关节炎,慢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IBS,消化性溃疡,肠脑轴,单细胞测序,维生素B2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