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改造巨噬细胞,治疗肿瘤肝转移

Cancer Cell [IF:50.3]
① 提出一种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V)平台改造肝脏巨噬细胞,靶向释放IFNα的防治肿瘤肝转移新策略,基因导入IFNα能延缓小鼠CRC和PDAC肝转移瘤生长;② 对IFN的应答和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激活、增强的MHCII限制性抗原呈递及CD8+T细胞效应功能的减少有关;③ IFNα的拮抗与IL-10信号通路、Eomes CD4+ T细胞扩增以及CTLA-4的表达有关;④ 联合使用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和LV递送IFNa靶向调节T细胞功能,可以绕过抵抗,使多数小鼠达到完全应答。
【主编推荐语】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转移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等。近日,意大利San Raffaele Telethon基因治疗研究所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项基于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改造巨噬细胞,使其产生释放IFNa,重塑肝脏转移前微环境,并联合免疫治疗方法,从而实现根治肿瘤肝转移,值得关注。(@九卿臣)
In vivo macrophage engineering reshape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leading to eradica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2023-10-19, doi:10.1016/j.ccell.2023.09.014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FGL1促进转移性大肠癌免疫逃逸和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6.6]
① 从癌和肝细胞分泌的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GL1)会降低肝脏微环境中的抗癌免疫,促进结直肠癌进展;② 机制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会分泌TNFα/IL-1β激活NF-κB,上调OTUD1表达,通过去泛素化增强FGL1稳定性;③ 破坏TAM-OTUD1-FGL1轴,能抑制转移性肿瘤进展,并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产生协同作用;④ 临床上,患者高血浆FGL1水平能预测预后不良和对ICB疗法的益处降低,补充苄索氯铵能够抑制FGL1分泌,抑制肝转移性肿瘤的生长。
【主编推荐语】肝脏具有独特的免疫耐受结构,肝转移中的肿瘤微环境(TME)降低了其抗癌免疫力。然而,它们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还需要探讨。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鞠怀强、徐瑞华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阐明了FGL1在促进转移性癌症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和调控机制。在小鼠模型中抑制FGL1,能够与PD-1阻断产生协同作用,该研究也表明抗FGL1单抗和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联合可能是肝转移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值得关注。(@九卿臣)
The liver microenvironment orchestrates FGL1-mediated immune escape and progression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2023-10-23, doi:10.1038/s41467-023-42332-0

国内团队:双靶点纳米颗粒治疗KRAS-TP53双突变胃肠道癌症

Bioactive Materials [IF:18.9]
① 设计了装载靶向KRAS G12C抑制剂AMG510的透明质酸-亲脂性阳离子TPP自组装纳米颗粒HA-TPP/A,生物安全性良好;② HA可使该纳米颗粒靶向高表达CD44的肿瘤细胞,TPP使之靶向线粒体并积累造成损伤,增加细胞活性氧水平而引发突变型p53降解,消除其功能获得性表型;③ HA-TPP/A也增加肿瘤细胞中AMG510积累,抑制KRAS G12C,在体外显著抑制KRAS-TP53共突变胃肠道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④ KRAS-TP53共突变荷瘤小鼠中,HA-TPP/A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主编推荐语】KRAS、TP53都是是胃肠道癌症中常见的突变基因,二者的共突变与胃肠道肿瘤恶性程度高和预后较差密切相关。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伟玲、华南理工大学张云娇团队合作在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研究文章,设计了新型自组装纳米颗粒HA-TPP/A,靶向胃肠道肿瘤细胞,一方面通过线粒体损伤诱导突变型TP53降解,同时递送小分子抑制剂AMG510实现KRAS G12C突变体的抑制,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效杀伤。本文提出的HA-TPP/A是第一个报道的具有共同靶向KRAS-TP53能力的纳米颗粒,为高度恶性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方法。(@芥末)
Engineered a dual-targeting HA-TPP/A nanoparticle for combination therapy against KRAS-TP53 co-mut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2023-10-14, doi:10.1016/j.bioactmat.2023.10.003

国内团队Cell子刊:靶向VCP可增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疗效

Cell Reports [IF:8.8]
① 抑制含缬酪肽蛋白(VCP)会引发结直肠癌(CRC)中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同时通过上调PD-L1表达并损害体内抗肿瘤免疫;② 机制上,VCP以JAK1/STAT3依赖性方式转录调控PD-L1的表达;③ VCP抑制剂与抗PD1药物组合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减少CRC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④ 添加溶瘤病毒(VSVΔ51)可进一步增强VCP抑制剂与抗PD1药物联合方案的肿瘤治疗活性。
【主编推荐语】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对大多数结直肠癌(CRC)患者仍然无效,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能够释放关键的免疫刺激信号以驱动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可用于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近日,暨南大学张海鹏、江振友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李凯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文章,揭示了VCP调节PD-L1表达的分子机制,并表明抑制VCP或可提高CRC免疫治疗的疗效。(@圆圈儿)
Targeting VCP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2023-10-21, doi:10.1016/j.celrep.2023.113318
延伸阅读: 【转化医学网】

石汉平团队:全身炎症和ECOG-PS指标或能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 [IF:8.9]
① 纳入905名结直肠癌(CRC)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58.3%为男性),共发现344名CRC恶病质患者;② CRC恶病质患者的炎症水平高于无恶病质患者;③ 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与CRP比值(LCR)和CRP与白蛋白比值(CAR)的预后预测能力优于其他指标,CRC恶病质患者中,低LCR、高CAR或高CRP预示预后较差;④ 高ECOG-PS评分预测CRC恶病质患者的预后比无恶病质CRC的患者更差;⑤ LCR、CAR和CRP以及ECOG-PS在CRC患者中具有一致的预后预测值。
【主编推荐语】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和发展与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有关。然而,很少有相关研究报道结直肠癌(CRC)恶病质患者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的生存结局预测。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和邓力以及广西医科大学朱丽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全身炎症及表现状态对CR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表明,全身炎症标志物在CRC患者中具有稳定的预后价值,且ECOG-PS(评估表现状态指标)可能是CRC的独立危险因素。(@RZN)
Prognostic value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achexia
2023-10-30, doi:10.1002/jcsm.13358

国内团队:肠道真菌或可作为肺腺癌早期无创诊断指标

BMC Medicine [IF:9.3]
① 纳入181名肺腺癌患者和118名健康对照参与者进行肠道真菌检测;② 肺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两组的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③ 在门水平上,肺腺癌患者体内子囊菌门丰度较低,而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壶菌门丰度显著升高;④ 在属水平上,肺腺癌患者体内酵母菌属、曲霉菌属、文氏壶菌属和青霉菌属丰度显着升高,而Vanrija、毕赤酵母和毛孢子菌属丰度较低;⑤ 选择19个OTU作为最终特征,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可进行肺腺癌预测。
【主编推荐语】肺腺癌是一种非小细胞肺癌,易发于女性及抽烟者。尽管检测和治疗方面近年来已取得进展,但约57%的患者最初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且预后多发不良症状。因此,探索新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有助于促进早期干预并改善长期治疗结果。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科胡毅、贾晓东、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刘阳及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进展,该项研究纳入来自北京、苏州和海南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肠道真菌组检测,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混杂因素后,提出肠道的效用真菌特征或可作为肺腺癌早期无创诊断指标。(@RZN)
Gut mycobiome as a potential non-invasive tool in early detec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2023-10-31, doi:10.1186/s12916-023-03095-z
如何推动饮食健康可持续发展?Lancet发出倡议
本期话题:可持续饮食,饮食模式,营养流行病学,钾,红肉,糖尿病,超加工食品,膳食脂肪,促炎饮食。
2023-11-05
10文聚焦:新方法新资源,助菌群研究更上一层楼
本期话题:生信,方法学,数据库,菌群成像,相对丰度,宏基因组,宏转录组,代谢组,因果推断,GWAS
2023-11-04
时间与量:如何用吃辅助疾病治疗?
本期话题:限时进食,周期性禁食,热量限制,BMP,肠上皮,细菌代谢,营养缺陷型细菌,微生物生态学
2023-11-03
膳食补充剂能改善痘痘吗?42项临床试验给出证据
本期话题:补充剂,痤疮,衰老,慢性肾病,疼痛,抗寄生虫免疫,微生物生态学,淀粉样原纤维,菌群代谢,生物材料
2023-11-02
10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3年10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3-11-01
聚焦肠炎治疗:10文一览研究新进展
本期话题:IBD,治疗,IL20,IL23,纳米医学,治疗反应,维生素D,临床试验
2023-10-31
调控肠菌,小分子抑制剂如何显身手?21页高分综述一文讲透
本期话题:小分子抑制剂,肠脑轴,类器官,大肠癌,熊猫,免疫调节,菌群移植,塑料,营养不良
2023-10-30
技术如何变革食品?《自然·综述》2文深度探讨
本期话题:基因编辑,机器人,食品政策,组合饮食,慢性疾病,DASH饮食,植物性饮食,GI,GL
2023-10-29
医学顶刊多文连发,消化道癌症临床研究再取新进展
本期话题:癌症筛查,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环状RNA
2023-10-28
今日Science:破解人类肠内分泌细胞命运的调控密码
本期话题:肠内分泌细胞,类器官,肠道再生,脱落细胞,簇细胞,IBS,胆汁酸,胰岛素信号,黏液,药物递送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