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数据:胃肠症状者即使消化内镜结果正常,长期IBD风险依然升高

PLoS Medicine [IF:11.613]
① 纳入瑞典近50年间下消化道和上消化道粘膜内镜活检结果正常(暴露组)的个体20万余例和25万余例,同时纳入未接受过镜检的同胞兄弟姐妹及人群匹配队列中的参考个体275万余人(对照组);② 中位随访约10年,下消化道和上消化道暴露组的炎症性肠病(IBD)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4% vs. 0.4%,0.4% vs. 0.1%);③ 与对照人群相比,暴露人群的总体IBD、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风险都更高,且IBD风险的增加在镜检后至少持续30年。
【主编推荐语】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改变可能远远早于临床确诊指标的出现。因胃肠道症状而消化道内镜活检阴性(粘膜正常)的个体,可能面临长期的IBD风险。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在PLoS Medicine发表了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瑞典级50年间超过300万人的IBD发病情况,发现即使内镜下粘膜活检结果正常,此后至少30年间患IBD的风险也显著增加。(@芥末)
Long-term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fter endoscopic biopsy with normal mucosa: A population-based, sibling-controlled cohort study in Sweden
2023-02-23, doi:10.1371/journal.pmed.1004185

国内团队:45万人数据,良好生活方式降低成人IBD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F:12.045]
① 纳入英国生物银行中45万余例欧洲成年人,中位随访12.0年,共诊断707例克罗恩病(CD)、1576例溃疡性结肠炎(UC),中位诊断年龄分别为65岁、66岁;② 遗传风险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分别与CD和UC风险线性正相关,但二者之间没有乘算相互作用;③ 遗传因素导致的CD和UC风险随不健康生活方式而增加,遗传风险高、生活方式不良的个体患CD或UC的风险是遗传风险高、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体的大约2倍(风险比:CD 4.40 vs. 2.23,UC 4.44 vs. 2.05)。
【主编推荐语】炎症性肠病(IBD)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BD在中年或晚年的发病率和流行率越来越高。通常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IBD的发病,但是目前还缺乏对成人IBD患者发病因素的全面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李雪、陈洁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团队近日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研究文章,纳入英国生物银行队列45万余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与成年人IBD易感性独立相关,且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高遗传风险个体的IBD风险。本研究加深了对成人IBD病因学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IBD提供了线索。(@芥末)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tic Risk and Lifestyl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023-01-26, doi:10.14309/ajg.0000000000002180

农大团队:鸡回肠中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微生物

ISME Journal [IF:11.217]
① 回肠粘膜及其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年龄有关,不同阶段回肠主要细菌的种类和丰度有差异;② 抗生素干预会扰乱肉鸡肠道微生物群的演替,对免疫发展产生负面影响;③ 早期接触来自更成熟的鸟类的回肠微生物群能促进免疫细胞发育,并有助于消除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④ 菌株Blautia coccoides、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Fournierella sp002159185、Romboutsia lituseburensis和Megamonas funiformis,对肉鸡免疫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主编推荐语】在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抵抗病原体感染做出了重要贡献。ISME Journal发表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刘丹团队的研究中,探讨了回肠微生物群对鸡的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参与免疫系统调节的微生物群成员,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家禽免疫干预,防治感染性疾病,促进家禽健康和生产奠定了基础。(@NL)
Mining chicken ileal microbiota for immunomodulatory microorganisms
2023-02-27, doi:10.1038/s41396-023-01387-z
286分期刊权威发布:全球大肠癌最新统计数据出炉
本期话题:大肠癌,微生态疗法,免疫疗法,因果关系,具核梭杆菌,溶瘤病毒,预后标志物,耐药性,小肠腺癌
2023-03-06
12文聚焦老年健康:衰老有何特征?饮食有何学问?
本期话题:衰老,健康老龄化,热量限制,膳食蛋白质,肌肉,虚弱,脂肪肝,谷物,吲哚,社会行为
2023-03-05
Cell子刊专题:7文聚焦微生物群落研究
本期话题:微生物组工程,微生物群落,代谢,微生物生态学,瘤内菌群,方法工具,生信
2023-03-04
吃得太油腻,皮肤易发炎?Cell子刊详探免疫机制
本期话题:皮肤,糖尿病,瘤胃菌群,新冠,结直肠癌,运动员,色氨酸,丁酸,IBS
2023-03-03
衰老细胞如何“带坏”肠干细胞?关键因子被锁定
本期话题:肠干细胞,衰老,Wnt,转录后调控,环状RNA,转录因子,细胞极性,隐窝,类器官,基因突变
2023-03-02
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3年2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3-03-01
87分Nature子刊:IBD药物疗效不好?可能是肠菌在干坏事
本期话题:IBD,药物代谢,甜味剂,MetaPhlAn,培养组学,病原体,乳腺炎,免疫耐受,肠道真菌,牙周病
2023-02-28
79万人数据:胖+代谢异常,多种癌症风险剧增
本期话题:肥胖,术前化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转移,基因突变,分子特征,HPD,转铁蛋白受体,食管癌,胃食管癌
2023-02-27
Nature重磅:“蓝色食品”如何让食品系统更健康?
本期话题:蓝色食品,禁食,限时进食,进食调控,低碳水饮食,盐,心血管,过敏性疾病,排除饮食法
2023-02-26
10文聚焦IBD:标志物/病因学/新疗法
本期话题: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病毒,浆细胞,Treg,纳米医学,中药多糖
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