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荚膜多糖工程菌EcN用于体内递送治疗

Nature Biotechnology [IF:68.164]
① 基于荚膜多糖(CAP)生物合成小RNA筛选,构建可诱导合成CAP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② IPTG诱导的iCAP系统EcN,表现出CAP水平和噬菌体抗性的可编程性;③ 体外实验中iCAP介导EcN的人类全血存活率增加,巨噬细胞摄入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补体杀伤作用降低;④ 瞬时诱导iCAP静脉注射小鼠,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数量及体内毒性,增加最大耐受剂量及肿瘤特异性;⑤ 瘤内原位诱导iCAP,可增加体循环中的细菌生物利用度并促进细菌易位到远端肿瘤。
【主编推荐语】这是刚刚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份工作。作者通过荚膜多糖(CAP)生物合成小RNA筛选,构建了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的iCAP系统。该系统底盘是基因组敲除kfiC基因的EcN,通过低拷贝的质粒系统实现了IPTG诱导型的kfiC基因表达。这套系统可诱导调控EcN的荚膜产生,以实现体内递送过程中低毒性和细菌活性,以及发挥治疗作用后的可清除性。该系统为其他因素的诱导调节系统,以及其他菌株的诱导编程化提供了详实基础。(@Johnson)
A programmable encapsulation system improves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bacteria in mice
2022-03-17, doi:10.1038/s41587-022-01244-y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微藻类口服载体可用于癌症放疗,保护肠道和菌群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① 利用钝顶螺旋藻(SP)作为氨磷汀(AMF)的天然微载体,构建口服给药系统SP@AMF;② 体外实验中,SP@AMF确保AMF缓慢地释放到模拟肠液中,并延长对肠道细胞的保护;③ SP@AMF能在小鼠小肠内形成长时间的、全面的肠道分布及药物积累;④ 与游离AMF及其胶囊AMF相比,SP@AMF在不影响肿瘤放疗效果的情况下,可选择性地保护正常肠道,预防辐射导致的肠损伤,延长小鼠生存期;⑤ SP@AMF促进了辐射后肠道菌群的平衡,避免了AMF的长期毒性。
【主编推荐语】在腹腔或盆腔实体瘤放疗过程中,如何保护整个小肠免受辐射引起的肠道损伤,仍是临床尚未满足的需求。氨磷汀(AM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正常组织选择性放射保护剂,然而,它在肠道放射防护中的口服应用仍然具有挑战性。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来自浙江大学周民+哈佛大学Wei Tao+麻省理工Xingcai Zhang团队的文章,利用可食用微生物——钝顶螺旋藻(SP),成功构建了一种天然微载体口服给药系统SP@AMF,该系统能有效地防止放射线治疗中健康肠道的损伤,并显著提高AMF对整个肠道的辐射防护能力。SP@AMF具有商业胶囊的显著优势,对菌群平衡的好处,以及长期使用的高安全性,在腹部/盆腔肿瘤的临床放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NL)
Microalgae-based oral microcarriers for gut microbiota homeostasis and intestinal protection in cancer radiotherapy
2022-03-17, doi:10.1038/s41467-022-28744-4

郑州大学:巧妙改造益生菌,促进肠道定植,增强生物治疗

ACS Nano [IF:18.027]
① 将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逐层包被上单宁酸(TA)和粘蛋白,制备EcN@TA-Ca 2+@Mucin工程菌;② EcN@TA-Ca 2+@Mucin能耐受胃酸和胆汁盐,提高肠道中存活率和定植率,且具有生物安全性;③ EcN@TA-Ca 2+@Mucin在粘液中流动速度显著下降,无方向随机运动降低,渗透能力降低,能减少其易位的副作用;④ EcN@TA-Ca2+@Mucin能清除 ROS,恢复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治疗和预防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
【主编推荐语】口服益生菌会受胃肠道环境影响,限制其在肠道中的生存和定植,特别是在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微环境,如活性氧(ROS)和耗尽的黏液层中。ACS Nano发表的来自郑州大学史进进、张振中、刘军杰与团队的文章,通过对EcN进行单宁酸(TA)和粘液蛋白的逐层包覆,构建了EcN@TA-Ca2+@Mucin工程菌。该菌株具有以下优势: (1)保护益生菌在整个口服期间不受胃肠道恶劣条件的影响;(2)通过清除ROS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3)恢复受损的粘膜层,减少细菌转移的严重副作用;(4)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研究发现EcN@TA-Ca2+@Mucin在预防和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方面显示出更高的疗效。本研究或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口服益生菌进入肠道的策略,并显示了益生菌应用和肠道治疗的巨大潜力。(@NL)
Physiologically Inspired Mucin Coated Nissle 1917 Enhances Biotherapy by Regulating the Pat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to Improve Intestinal Colonization
2022-03-01, doi:10.1021/acsnano.1c09681

Natuer子刊:构建基于CRISPR的杀伤性开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① 整合多个功能冗余的基于 CRISPR的Cas9 和 gRNA 表达盒,设计了aTc诱导的EcN 杀伤开关(CRISPRks);② CRISPRks优化了必需基因infA表达,消除了对抗生素的依赖,维持了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EcN的杀死;③ 模拟肠道环境,敲除参与DNA诱变的关键SOS反应基因rpdu,并利用内部生态位的竞争抑制,CRISPRks 防止了突变体的逃逸并实现了完全杀死;④ 开发基于aTc和温度响应的CRISPRks,实现了小鼠体内(aTc)和体外环境(温度)中的EcN的完全杀死。
【主编推荐语】微生物的生物控制/防护是设计安全的下一代活菌疗法的一个基本目标。然而,生物控制/防护电路的遗传稳定性,包括杀伤性开关,是该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文章,在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中设计了两个基于CRISPR的杀伤性开关,一个是单输入的化学反应性开关,一个是双输入的化学和温度反应性开关,生存能力在宿主体内外都是可控的。本研究为未来的生物医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益生菌底盘,并为其余益生菌微生物杀伤性开关的设计提供了借鉴。(@NL)
Genetically stable CRISPR-based kill switches for engineered microbes
2022-02-03, doi:10.1038/s41467-022-28163-5

工程益生菌 SYNB8802或可用于治疗高草酸尿症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IF:13.068]
① 肠道高草酸尿症是一种代谢疾病,其中尿草酸盐过度吸收可导致慢性肾结石并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② 以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为底盘,构建草酸盐降解菌株SYNB8802;③ 用SYNB8802干预健康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尿液草酸盐排泄量明显减少,证明了该菌株可在体内代谢草酸盐;④ 将上述数据结合起来构建数学模型,预测SYNB8802可降低人尿液中草酸盐排泄量,并且每天口服SYNB8802后,尿草酸水平的降低与剂量有关。
【主编推荐语】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发表的研究中,以EcN为底盘构建了草酸盐降解菌SYNB8802,在体外和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均表现出代谢草酸盐的能力。数学模型预测显示,该菌株干预可降低健康人和肠道高草症患者尿液中草酸盐排泄量。目前,SYNB8802正在进行健康受试者和肠道高草症患者的一期研究,以确定其安全性和降低草酸盐排泄的能力(NCT04629170)。本研究结果提示, SYNB8802有可能在EH患者的消化道内消耗草酸盐,未来或可用于EH的治疗。(@NL)
An engineered bacterial therapeutic lowers urinary oxalate in preclinical models and in silico simulations of enteric hyperoxaluria
2022-03-07, doi:10.15252/msb.202110539

黄鹤+曹晓沧等:改造共生细菌产丁酸或可有效改善肥胖

Microbiology spectrum [IF:9.043]
① 构建了丁酸产量为1.5 g/L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S-RS06551;② 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连续摄入BsS-RS06551可有效减轻体重,改善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抵抗;③ BsS-RS06551可改善HFD小鼠肝脂肪堆积和肝损伤;④ 摄入BsS-RS06551使肠道菌群α多样性增加,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改变,代谢功能丰度增强,糖苷水解酶(GH)丰度升高;⑤ 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包括胆汁酸和氨基酸代谢途径在内的24种主要差异代谢物与BsS-RS06551的作用有关。
【主编推荐语】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和异常分布,并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常见,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肥胖。天津大学黄鹤和天津医科大学曹晓沧等人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一项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细胞底盘,构建了丁酸生产工程菌BsS-RS06551,通过建立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研究这种丁酸产生菌对肥胖的长期干预作用。研究表明,长期食用BsS-RS06551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显示了对宿主葡萄糖、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有益影响。考虑到其定植潜力,这种工程菌为长期有效和方便地治疗肥胖症提供了一种新策略。(@EADGBE)
Positive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Engineered Butyrate-Producing Bacteria on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Intestinal Flora Disruption in Obese Mice
2022-03-16, doi:10.1128/spectrum.01147-21
吃与癌:权威指南有何建议?人工甜味剂少吃为妙?
本期话题:饮食与癌症,甜味剂,硝酸盐,亚硝酸盐,脂代谢,生物材料,银屑病,肾,饮食-菌群互作,寄生虫
2022-03-25
保持肌肉健康,菌群和营养有多重要?
本期话题:肌肉健康,营养干预,益生菌,饮用水,结核病,菌群-免疫互作,血吸虫病,大肠癌标志物,胃食管反流
2022-03-24
靶向菌群,优化抗癌!于君团队14页GUT综述详解
本期话题:药物微生物组学,癌症治疗,肠-脑轴,ALS,肠屏障,社会等级,丁基化淀粉,SCFA受体,LGG,结肠炎,真菌
2022-03-23
《自然·医学》:血癌“明星”疗法效果如何?也与菌群有关
本期话题:CAR-T,IBD,B细胞,T细胞,纳米医学,细菌感染,肿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
2022-03-22
长膘容易,想瘦难!高分期刊齐上阵,共话肥胖那些事
本期话题:肥胖,脂肪组织,局部热疗,儿童青少年,大肠癌,PD-L1,酸奶,嗅觉,硒
2022-03-21
代糖:究竟是减肥神器,还是甜蜜的陷阱?RCT一探究竟
本期话题:含糖饮料,甜味剂,膳食脂肪,胆固醇,竹叶衍生物,复合维生素,可可黄烷醇,进食时间,正念饮食
2022-03-20
预防高血压,蛋白质该怎么吃?1.2万中国人数据详细分解
本期话题:心血管代谢,膳食蛋白质,饮食-菌群互作,TMA,生酮,空气污染,麸质,神经酰胺,血脂,运动
2022-03-19
今日Cell双发:决战肠屏障!
本期话题:肠道黏液层,唾液酸化,艰难梭菌感染,胆汁酸,胃癌,泛素连接酶,大肠癌,纳米药物,中药,长寿
2022-03-18
今日Nature双发:聚焦菌群与免疫和IBD的亲密关系
本期话题:菌群-免疫互作,IBD,胆汁酸,真菌,猪,大肠癌,免疫治疗,心血管,生信
2022-03-17
不止于肠道:10文一览多点开花的益生菌临床研究
本期话题:益生菌,慢性便秘,癌症辅助治疗,压力,过敏,口服免疫治疗,哮喘,特应性皮炎,痤疮,龋齿,代谢,肠屏障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