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全谷物食物可降低痴呆风险,爆米花除外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IF:12.145]
① 纳入弗雷明汉后代队列的2958名参与者(基线平均年龄61岁),利用食物频率问卷将全谷物食物摄入量分为3个等级;② 平均随访12.6年,共发生322例痴呆,其中247例为阿尔茨海默病(AD),全谷物食品摄入量较高与全因痴呆和AD风险降低34%、40%相关;③ 全谷物摄入与全因痴呆和AD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关系,分别在超过每天1份或2份时达到风险的最大降低;④ 麦片、黑面包、熟燕麦、糙米等全谷物食物可降低痴呆或AD风险,但爆米花增加了相关风险。
【主编推荐语】全球约有4700万人患有痴呆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目前尚确定有效地治疗方法预防痴呆发生或减缓痴呆进展,但饮食干预被认为是降低痴呆风险的有效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全谷物食物可降低代谢相关疾病风险,也能减缓认知能力下降,但其是否能预防痴呆还缺少可靠的人群证据。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发表的最新研究文章显示,弗雷明汉后代队列近3000人随访12.6年间,较高的全谷物食品摄入能显著降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芥末)
High consumption of whole grain foods decreases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Framingham Offspring Cohort
2022-11-16, doi:10.1111/pcn.13509

代谢组学助力解析饮食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系

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35.855]
① 纳入2259人随访20余年,研究青年期血液代谢组与饮食及长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合称CM-CVD)风险的关系;② 发现一系列饮食相关代谢物,反映了食物成分/分解代谢物(如鱼和长链不饱和三酰甘油)、与宿主特征(如肠道菌群)的代谢互作以及CM-CVD相关通路(如神经酰胺/鞘磷脂脂质代谢);③ 鉴定出与CM-CVD风险饮食(富含红肉/加工肉、精制谷物等)相关的代谢物特征,其与长期糖尿病和CVD风险的关联高于饮食评分,并在另一队列中部分验证。
【主编推荐语】很多观察性研究分析了饮食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但饮食相关的个体代谢特征在其中的作用尚待深入挖掘。European Heart Journal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基于美国的多种族CARDIA前瞻性队列的大规模代谢组分析以及长期随访数据,该研究发现,饮食的代谢特征与长期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这些关联独立于生活方式和传统风险因素。代谢组学提高了识别与饮食有关的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不良后果和途径的精度。(@mildbreeze)
Dietary metabolic signatures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2022-11-25, doi:10.1093/eurheartj/ehac446

野樱莓多酚或通过肠道菌群改善中年人群动脉功能

Clinical Nutrition [IF:7.643]
① 招募102名40-70岁的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野樱莓组每日摄入500mg富含多酚的野樱莓提取物,对照组每日摄入等量麦芽糊精,干预12周;② 野樱莓干预对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反射波增强指数(Alx)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③ 野樱莓提取物可增加受试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多种产丁酸盐菌的丰度;④ 相关性分析表明,野樱莓组患者的菌群变化、心脏动脉功能和血、尿中酚类代谢物三者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主编推荐语】多酚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并与降低心脏代谢风险有关。野樱莓(Aronia berry)是一种富含多酚的浆果,被认为对心血管疾病有潜在保护作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者近日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文章,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补充野樱莓多酚可以高血压前期中年个体的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有益菌丰度,改善其动脉功能,但对血压没有显著影响。(@芥末)
The effects of Aronia berry (poly)phenol supplementation on arterial function and the gut microbiome in middle aged men and women: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2-09-05, doi:10.1016/j.clnu.2022.08.024

心衰限盐,或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荟萃分析)

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 [IF:10.447]
① 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834例,对照组871例),评估钠限制对心衰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② 相比对照组,限盐组全因死亡、住院及二者复合事件发生风险均未显著降低,不同亚组间结果也类似;③ 相比每天限制钠摄入量<2000mg,每天限制摄入量2000-3000mg时,可降低死亡风险但不显著;④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限盐可改善心衰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⑤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6项研究显示可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4项显示无效果。
【主编推荐语】钠限制是实践指南建议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用于管理心力衰竭患者。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Heart Failure发表最新研究,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834例,对照组871例),评估钠限制对心衰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对于心衰患者,限盐并不能显著降低死亡或住院风险,但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九卿臣)
Sodium Restri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2022-11-14, doi:10.1161/CIRCHEARTFAILURE.122.009879

天津医科大学:适度饮用咖啡或茶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BMC Medicine [IF:11.15]
① 纳入UK Biobank中498158名参与者,通过饮食问卷评估咖啡与茶的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异性死亡率(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对比;② 在平均12.1年的随访期中共发现34699例死亡,发现单独饮用咖啡与全因死亡率呈J型,而饮用茶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呈反向J型;③ 每天喝一杯咖啡或三杯茶与低的死亡风险相关,与不饮用咖啡或茶相比,小于1-2杯/天咖啡和2-4杯/天茶具有更低的全因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主编推荐语】咖啡和茶是全球广泛消费的饮品,有研究表明饮用咖啡或茶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并与死亡率的改变有关。但不同研究得出的摄入咖啡和茶的种类及数量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联类型。天津医科大学的王耀刚团队近日在BMC Medicine发表研究文章,分析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近50万参与者咖啡与茶的摄入情况,发现每天适量喝咖啡或茶能够降低全因即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芥末)
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022-11-18, doi:10.1186/s12916-022-02636-2

Cell子刊:超加工食品或可加剧流感

Cell Reports [IF:9.995]
① 两种实验室啮齿动物饮食(广泛用作标准动物饲料和实验对照)在介导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方面具有不同的能力;② 与以谷物为基础的饮食相比,食用高度加工的AIN93G的小鼠表现出更高的感染死亡率,表明高度加工的食物在宿主防御中具有不利作用;③ 机制上,喂食AIN93G的小鼠的易感性增加不是由于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诱导受损,而与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介导的适应性稳态失调有关。
【主编推荐语】在小鼠中,通过调控常量营养素或热量密度可调节宿主对感染的抵抗力,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常量营养素和能量含量以外的饮食构成对感染易感性的影响。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的这篇文章,发现饮食成分的细微变化(包括加工程度)足以改变宿主表型和疾病严重程度。因此,本研究将饮食质量确定为以前未被重视的宿主对小鼠感染易感性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种额外的机制来帮助解释超加工饮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圆圈儿)
The quality of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balanced diets regulates host susceptibility to influenza in mice
2022-11-15, doi:10.1016/j.celrep.2022.111638
肠道菌群可调节体温,2篇高分文章又添新证据!
本期话题:肠道菌群,体温,妊娠并发症,短链脂肪酸,衰老,粪菌移植,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胆汁酸代谢,光周期调控,环境污染物
2022-11-26
今日Science重磅综述:工程菌如何助力癌症治疗?
本期话题:工程菌,癌症治疗,肠肺轴,乳腺炎,菌群-免疫互作,减肥,IBS,产甲烷菌
2022-11-25
张和平等Microbiome突破:让宝宝增加有益菌的新途径
本期话题:母婴传递,生信,高血压,肠肾轴,肿瘤菌群,双歧杆菌,急性胰腺炎,便秘
2022-11-24
微生物与脑健康:10文速览前沿进展,国内团队多点开花
本期话题:菌群-肠-脑轴,方法学,帕金森病,自闭症,行为,焦虑,认知障碍,益生元,多组学
2022-11-23
肠道IgA如何影响食物过敏?Science子刊挑战旧观念
本期话题:食物过敏,IgA,生命早期,疫苗反应,神经免疫,IBD,预后预测,肠屏障,内镜,睡眠
2022-11-22
大肠癌为何耐药?Nature等5篇高分文章发现新机制
本期话题:大肠癌,耐药性,化疗,免疫治疗,调节性T细胞,中性粒细胞,肿瘤菌群,菌群-免疫互作,神经内分泌肿瘤
2022-11-21
膳食补充剂能有效改善胆固醇吗?看看最新临床证据
本期话题:补充剂,心血管,低GI饮食,植物性饮食,橄榄油,蜂蜜,禽肉,氨基酸,多发性硬化,饱和脂肪,减肥
2022-11-20
2项高分研究:益生菌+纳米药物,治疗结肠炎的好搭档?
本期话题:结肠炎,益生菌,纳米医学,便秘,乳糖不耐受,老年人,糖尿病,护肝,寿命
2022-11-19
用食物气味改善代谢健康?Nature子刊研究提供新线索
本期话题:气味,代谢,食欲,神经肽,GLP-1,抗菌肽,纳米颗粒,肥胖,减肥手术
2022-11-18
今日Nature双发:肿瘤菌群+致病肠菌“帮凶”
本期话题:肿瘤菌群,肠球菌,NASH,疾病诊断,FMT,膳食纤维,手术,药物-菌群互作,寄生虫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