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消费对整体癌症发病率没有显著影响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IF:12.434]
① 纳入丹麦41928名参与者(基线年龄61岁,53%为女性),以食物频率问卷评估有机食品消费情况,总结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② 中位随访15年,记录到9675例首发癌症,没够观察到有机食品摄入量或特定食物组的摄入量与整体癌症发病率及胰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间的关联;③ 与不食用有机食品相比,有机食品摄入与较低的胃癌发病率和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相关,这种相关性在特定的食物组中也是成立的。
【主编推荐语】有机食品的生产有其特定的准则,对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规定。部分消费者因预期的有益健康效果选择购买有机食品,但目前关于有机食品消费与癌症间的关系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丹麦癌症协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文章,分析了丹麦饮食、癌症和健康队列中4万多人15年随访的数据,发现包括蔬菜、水果、乳制品、蛋类、肉类、面包和谷物产品在内的有机食品消费与癌症整体的发病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与一些主要部位的癌症发病率也没有关系。(@芥末)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i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cohort
2023-01-02, doi:10.1007/s10654-022-00951-9

金鹏+盛剑秋+秦楠:基于肠道菌群标志物的大肠癌晚期腺瘤和癌症的诊断新模型

Cell and Bioscience [IF:9.584]
① 纳入871名受试者(247 名结直肠癌(CRC), 234名晚期腺瘤(AA), 390名对照)粪便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② 根据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构建结直肠肿瘤分类器,并在3个独立队列的CRC、AA和对照组中进行验证;③ 氨基酸代谢、膜转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包含了最多与CRC的发展相关的进行性微生物群基因标记物;④ 构建由4个效应指标组成的诊断模型,从对照组到晚期腺瘤,再到不同阶段的CRC,指数得分呈现持续增加趋势;
【主编推荐语】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寻找能够反映疾病动态变化的非侵入性微生物组生物标志物。Cell and Bioscience近期发表的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金鹏+盛剑秋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秦楠团队的研究,对来自不同阶段的结直肠晚期腺瘤和癌症患者以及对照组的样本进行了宏基因组分析,并确定了渐进式微生物群生物标志物。然后,根据这些标志物构建了一个诊断模型,并评估了其作为AA和CRC诊断工具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诊断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晚期腺瘤的诊断性能。(@NL)
A novel promising diagnosis model for colorectal advanced adenoma and carcinoma based on the progressive gut microbiota gene biomarkers
2022-12-26, doi:10.1186/s13578-022-00940-1

根据不良反应预测免疫治疗对转移性大肠癌的有效性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IF:12.469]
① 纳入331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dMMR/MSI-H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位随访29.7个月,共有144例(43.5%)患者报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② 较高的皮肤、内分泌、肌肉及骨骼irAEs负担与更长的总生存期(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③ 相反地,较高的胃肠道、肺炎、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irAEs负担则与更短的OS和PFS相关;④ 据此建立整合的irAEs负担评分,区分“保护性”和“有害”的irAEs,用于预后预测。
【主编推荐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没有反应,因此需要合适的方法进行预后的预测。针对其他肿瘤类型的研究表明,发生免疫不良相关事件(irAEs)的患者可能从ICI治疗中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但irAEs与mCRC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近日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的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irAEs据其发生的器官可分为“保护性”和“有害”的,由此建立了ICI毒性模型以评估dMMR/MSI-H mCRC患者对ICI的临床反应。(@芥末)
Association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with the outcome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dMMR/MSI-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2023-01-02, doi:10.1136/jitc-2022-005493

Nature子刊:反复液体活检助力难治性消化道癌症治疗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① 纳入449名胰腺癌、胆道癌、食道胃癌和肝癌患者组成的全国性队列中,对常规疗法的耐药性与肿瘤进展广泛相关;② 63%的患者出现了进展时才检测到的新出现的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改变,并大多与治疗的可操作性相关;③ 肿瘤突变负载在癌症接受治疗过程中是动态的,但与进展时间无关;④ 在接受与突变相匹配的治疗的病例系列中,客观的肿瘤反应显示,重复液体活检可能通过拓宽晚期消化道癌症的治疗选择而产生临床效益。
【主编推荐语】大多数癌症在系统治疗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抗药性,但是由于获得长期持续性样本的限制,使得目前对于这些抗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仍不明确。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们对肿瘤基因组信息的认识通常都是来自于系统治疗前诊断样本的测序结果。然而,有研究显示肿瘤获得耐药性的标志是肿瘤异质性的产生和克隆结构的改变,因此,对与其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需要对肿瘤进行多点的持续性多次采样。因此,尽管我们有大量的肿瘤基因组信息,但对其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仍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建立了难治型非结肠癌的消化道癌症人群队列,进行了系列性液体活检,发现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突变荷载是动态变化的,且与癌症的进展时间无相关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反复进行液体活检,对于拓展晚期消化道癌症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效益。(@Zhonghua)
Genetic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relevance of emergent circulating tumor DNA alterations in refractory non-colorectal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2022-12-03, doi:10.1038/s41467-022-35144-1

Nature子刊:使用超声技术对肿瘤归巢细菌和肿瘤细胞进行实时体内监测

Nature Biotechnology [IF:68.164]
① 对来自不同细菌和古菌的候选气体囊泡基因簇进行筛选,鉴定出2个声学报告基因(ARG), 分别在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② 这些ARG有更强的超声对比度,可产生与背景组织区分的非线性信号并能够稳定地长期表达;③ 这些ARG可实现对治疗性细菌的肿瘤定植和基因表达进行无创成像,跟踪乳腺癌小鼠模型的肿瘤基因表达和肿瘤生长进展,并对基因嵌合肿瘤进行基因表达引导的穿刺活检。
【主编推荐语】超声能比光学方法在更大的深度进行成像,但现有的用于体内细胞成像的基因编码声学报告器受到灵敏度、特异性和体内表达差的限制。Nature Biotech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鉴定出两个声学报告基因(ARG)——一个用于细菌,一个用于哺乳细胞。使用新ARG结合超声技术可实现在厘米深度无创地获取动态生物过程,包括对肿瘤归巢细菌进行无创成像,以及在体内进行基因引导的肿瘤活检。(@章台柳)
Genomically mined acoustic reporter genes for real-time in vivo monitoring of tumors and tumor-homing bacteria
2023-01-02, doi:10.1038/s41587-022-01581-y
31分Cell子刊3文聚焦饮食:精准营养/限时进食/肠道菌群
本期话题:精准营养,1型糖尿病,限时进食,减肥,癫痫,甲硫氨酸限制,衰老,低蛋白饮食,膳食碳水,生活方式
2023-01-08
多文速览:消化道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的技术创新
本期话题:医疗器械,生物传感器,消化内镜,显微成像,胰腺炎,AI,环保,胃功能障碍,生物材料,类器官
2023-01-07
张和平团队Nature子刊突破:高分辨率解析内蒙人的肠道菌群
本期话题: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关节炎,伤口菌群,生信,肠-肌肉轴,衰老,抗生素耐药基因,寄生虫
2023-01-06
喝酒别过量!NEJM等高分综述纵论酒精相关疾病
本期话题:饮酒,酒精肝,酒精使用障碍,肠屏障,NASH,体外消化模型,胃轻瘫,微生物组工程,菌株资源库,农作物
2023-01-05
肠道古菌病毒组+改造噬菌体,马迎飞团队连发重要成果
本期话题:病毒组,噬菌体,心血管,动脉僵硬度,先心病,慢性脑缺血,肠肺轴,寄生虫
2023-01-04
Immunity领衔:3文聚焦肠道T细胞研究新知
本期话题:T细胞,黏膜免疫,IBD,肥胖,纳米医学,仿生探针,植物乳杆菌,小檗碱,感染,昼夜节律
2023-01-03
38分Cell子刊:9位专家纵论肿瘤微生物组前沿
本期话题:肿瘤菌群,肝癌,Akk菌,大肠癌,多组学,基因突变,AGR2,铁死亡,阑尾癌,内镜
2023-01-02
1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2年12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3-01-01
10文聚焦肥胖:肥胖加重新冠症状?如何治疗肥胖?
内脏脂肪组织,新冠病毒感染,索马鲁肽,青少年肥胖,纳米药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疗法,糖尿病,睡眠不足,昼夜节律失调,癌症免疫治疗
2022-12-31
《自然·综述》年度回顾:用“吃”抗老的新学问
本期话题:生物钟,衰老,禁食,猕猴桃,替代蛋白,黄斑变性,茶,咖啡,心血管,瓜尔胶,膳食纤维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