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如何作用于肝脏影响血糖调控?

Molecular Metabolism [IF:8.568]
① 分析敲除或未敲除骨髓分化因子Myd88基因的野生型和无菌小鼠的肝脏转录组,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Myd88诱导肝脏表达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Lbp);② 细胞培养发现,1ng/mL脂多糖(LPS)即可间接诱导肝细胞表达Lbp基因,并可加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损害肝细胞胰岛素信号的能力;③ 用LBP阻断蛋白干预小鼠,发现其葡萄糖耐受性相比对照组得到改善;④ 敲除小鼠肝脏Lbp基因降低其肝脏LBP水平,能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但不影响肥胖或脂肪肝等。
【主编推荐语】现已知西化饮食、肥胖和葡萄糖稳态失衡与血浆中增多的脂多糖(LPS)浓度相关,而LPS在健康人体或瘦小鼠体内也存在,因此作者想探究LPS是否在不影响肥胖的情况下破坏血糖代谢。骨髓分化因子Myd88是LPS的转化分子,帮助LPS激活下游目标。作者巧妙的利用了敲除或未敲除Myd88基因的野生型和无菌小鼠,找出了由菌群通过Myd88调控的肝脏基因。作者选取了与血糖失衡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Lbp),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细胞培养实验和动物实验,证明肝脏脂多糖结合蛋白(LBP)会损坏胰岛素信号和破坏葡萄糖耐受,但并不影响肥胖和脂肪等其它问题。(@潇洒小姐陈)
Hepatic express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Lbp) is induc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through Myd88 and impairs glucose tolerance in mice independent of obesity
2020-04-16, doi:10.1016/j.molmet.2020.100997

人体中IL-17/IL-22与梭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联系

Diabetes [IF:9.337]
① 利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iHMP)中103位前糖尿病人群数据,对假说“代谢疾病发病早期,血清IL-17/IL-22水平下降,同时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进行验证;② 分析病人细胞因子的纵向水平变化,低水平的IL-17/IL-22与更严重的代谢疾病表型有关,包括胰岛素敏感性;③ IL-17/IL-22低水平病人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其中厚壁门、梭菌纲、梭菌目丰度出现IL-17/IL-22相关的降低;④ 提供了肠道菌群、IL-17/IL-22及代谢疾病早期建立存在联系的相关证据。
【主编推荐语】小鼠模型显示,肠道菌群与产生IL-17/IL-22的细胞互作,对代谢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Diabetes》发表文章,对103位前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低水平的IL-17/IL-22个体呈现出更严重的代谢疾病表型(包括胰岛素敏感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包括梭菌的降低),建立起肠道菌群、IL-17/IL-22与代谢疾病早期发病在人体中的联系。该发现提供了或能有效缓解人类代谢疾病的微生物相关的治疗靶点。(@章台柳)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erum Cytokine Levels and Gut Microbial Abundance Links IL-17/IL-22 with Clostridia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umans
2020-04-28, doi:10.2337/db19-0592

贾伟+卞兆祥等:胆汁酸-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肥胖易感性

EBioMedicine [IF:11.205]
① 纳入高BMI健康和高BMI非健康受试者121例和62例,发现后者的非12-OH胆汁酸显著低于前者;② 高脂饮食不易胖小鼠肝脏非12-OH胆汁酸水平高于高脂饮食易胖(HF-OP)小鼠肝脏;③ HF-OP小鼠熊去氧胆酸等非12-OH胆汁酸水平降低,与其肠道菌群Clostridium scindens减少成正相关;④ 饲喂Clostridium scindens使小鼠肝脏非12-OH胆汁酸和血清胆汁酸前体水平升高;⑤ HF-OP小鼠胆汁酸的下调与回肠激素GLP-1的分泌及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主编推荐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香港浸会大学卞兆祥与团队,近期在《EBioMedicine》发表一项有趣的研究。作者招募了超重或肥胖(BMI≥25)但其它的身体指标(如血糖和胆固醇等)仍正常,以及超重或肥胖但其它身体指标异常的两类人,检测并对比他们的血清胆汁酸成分和浓度,发现非12-OH胆汁酸的成分可能会影响肥胖及代谢水平,由此开始进行的小鼠实验将高脂喂养的小鼠依据其体重划分为“高脂饮食不易胖”和“高脂饮食易胖”两类,然后进行多组学的研究,发现受肠道菌群(如梭菌属)调节的熊去氧胆酸等非12-OH胆汁酸可增强肥胖易感性。虽然是小鼠模型得出的该结论,但仍强调了胆汁酸信号对是否易胖的重要性,或可作为新型肥胖症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潇洒小姐陈)
A dysregulated bile acid-gut microbiota axis contributes to obesity susceptibility
2020-05-21, doi:10.1016/j.ebiom.2020.102766

与地中海饮食依从性相关的血浆代谢产物特征可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35.855]
① 纳入1859名西班牙受试者作为研究队列,6868名美国受试者作为验证队列;② 在分析的302种血浆代谢产物中,鉴定出97种与西班牙受试者的地中海饮食依从性显著相关;③ 鉴定出一个包含67种血浆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在两个队列中均与地中海饮食依从性显著相关;④ 该代谢特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脂肪酸及氨基酸代谢相关的遗传位点有显著关联。⑤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显示,遗传推测的代谢特征与冠心病及中风的风险显著相关。
【主编推荐语】《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在包含近2000名西班牙受试者的研究队列及包含近7000名美国受试者的验证队列中发现,一个包含67种血浆代谢产物(主要为脂质及氨基酸)的代谢特征与地中海饮食依从性显著相关,该代谢特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aluba)
The Mediterranean diet, plasma metabol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2020-05-14, doi:10.1093/eurheartj/ehaa209
延伸阅读: 【ScienceDaily】

sdLDL-C与心血管疾病有何关系?怎么吃能降低?(综述)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F:11.278]
①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是心血管疾病和多种并发症的新兴生物标志物;② sdLDL-C对肝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症起破坏作用;③ 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依泽替米贝、烟酸、树脂和奥利司他等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可降低sdLDL-C浓度;④ 果糖等单一碳水化合物可能增加sdLDL-C合成,乳制品、鳄梨、开心果、大豆饮食(氢化大豆油除外)和玉米油或是控制sdLDL-C浓度的合适选择;⑤ 尚无证据证明添加ω-3脂肪酸可降低sdLDL-C浓度。
【主编推荐语】血脂谱筛查对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评价和治疗至关重要,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作为新兴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受到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sdLDL-C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动脉病变和血脂异常有关。《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近期发表综述,回顾与sdLDL-C有关的疾病以及膳食等影响sdLDL-C浓度的因素,阐明sdLDL-C在心血管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建议将sdLDL-C的检测结合传统的血脂谱作为常规筛查,并深入研究其合适的临床参考范围,值得专业人士阅读。(@迟卉)
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sdLDL-C): Analysis,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endpoints and dietary strategies
2020-04-27, doi:10.1016/j.pcad.2020.04.009
今日《细胞》:睡眠太少促早死,“致命伤”或在肠道?
本期话题:睡眠,ROS,宿主-菌群互作,免疫疾病,粘膜免疫,真菌,肠道病毒感染,熊猫,动物模型,体重
2020-06-05
NC刊出发酵配方奶粉RCT,结果不俗
本期话题:菌群-药物互作,化疗应答,婴儿菌群,奶粉,非洲人,寄生虫,HIV,TMAO,中风
2020-06-04
肠脑轴热度不减,国内外9篇论文话突破
本期话题:肠-脑轴,抑郁症,色氨酸代谢,芳香烃受体,帕金森,自闭症,亚砷酸盐,高脂饮食,痴呆
2020-06-03
新冠病毒如何活跃于胃肠道?4项研究探索感染机制
本期话题:新冠,防御素,肠道感染,性别差异,肠屏障,粘膜免疫,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维生素A
2020-06-02
5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与肠道健康文献!
本期话题:2020年5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0-06-01
益生元之外:植物/杂粮的其他成分如何发挥有益作用?
本期话题:益生元,植物化学物质,杂粮,菊粉,果聚糖,鱼油,饮食限制,蛋白质补充剂,发酵乳制品
2020-05-31
迈向临床:9项粪菌移植和益生菌重要研究进展
本期话题:粪菌移植,败血症,脂肪肝,IBS,依从性,益生菌,急性胃肠炎,术后认知障碍,TMAO,鼻炎
2020-05-30
Science封面重磅:全面揭示肿瘤里的细菌
本期话题:肿瘤菌群,大肠癌,免疫监视,转录组,结肠镜检,抗生素,5-羟色胺,胆管炎,NASH
2020-05-29
睡眠如何影响消化健康?《柳叶刀》子刊综述最新进展
本期话题:睡眠,生物钟,消化系统疾病,褪黑素,久坐,菌群代谢物,乳酸菌,气候变化,根际菌群,土壤菌群
2020-05-28
樊赛军团队再突破,菌群代谢产物缓解放射毒性
本期话题:放射损伤,菌群代谢物,生物医学材料,活菌治疗,益生元,IBS,IBD,新冠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