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智能结肠镜检查或将成为可能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IF:25.898]
① 利用机器视觉开发智能自主控制的磁柔性内窥镜(MFE),使非专业用户也能有效进行磁结肠镜检查;② MFE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允许简化用户输入和基于图像的自主导航,可根据环境实时视觉计算MFE运动;③ 在50次成功半自主重复中,MFE从直肠到盲肠的过程,机器自主操作时间高达91%,其中包括12个完整程序;④ 最常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程序是使用位于直肠中的操纵杆进行数据输入;⑤ MFE使替代内镜技术更接近转化阶段,增加了癌症早期治疗有效性。
【主编推荐语】结直肠癌(CRC)的早期诊断可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作为CRC筛查“金标准”的传统内窥镜由于其设计过时、使用复杂性高、成本高、疼痛等因素,结肠镜检查很大程度受到限制,过半数的病例由于需要结肠镜检查而被延迟诊断。最新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研究开发了一款智能自主控制的磁柔性内窥镜(MFE),克服传统内窥镜成本高、导致疼痛等缺点。MFE使用便捷、自主性强、对使用者专业程度要求不高,具有很高的转化潜力。(@Lexi)
Enabling the future of colonoscopy with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2020-10-12, doi:10.1038/s42256-020-00231-9

大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或提高筛查效率

Gut [IF:31.793]
① 测量社会人口和生理特征、医疗和家族史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将其与最新发现联系起来,为每个变量创建风险评分;② 在包含3025名受试的推导集中,晚期结直肠肿瘤(AN)发病率为9.4%;③ 13个变量模型产生低、中、高3个风险组,其AN风险分别为1.5%、7.06%和27.26%,分别包含23%、59%和18%的受试者;④ 在包含1475名受试的验证集(AN发病率8.4%)中,低、中、高3个风险组的AN风险分别为2.73%、5.57%和25.79%,受试者比例分别为23%、59%和18%。
【主编推荐语】发表在Gut的研究为晚期结直肠肿瘤(AN)创建了一个风险预测模型,以帮助决定可能首选哪个测试进行AN筛查。该模型具有较高分辨率,确定了一个低风险亚群,可以进行非侵入性筛查,以及一个较高风险亚群,可以选择结肠镜检查。该模型可以帮助患者和提供者在筛查试验中进行选择,提高筛查效率,增加筛查的依从性并节省结肠镜检查的资源。(@Lexi)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ve model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asymptomatic adults
2020-09-29, doi:10.1136/gutjnl-2020-321698
延伸阅读: 【Medical Xpress】

超12万人的全转录组关联分析,发现新的大肠癌易感基因

Gastroenterology [IF:33.883]
① 基于284份正常横结肠组织的转录组及基因组数据建立基因表达预测模型;② 结合该预测模型与GWAS数据,在58131名结直肠癌患者及67347名对照中,鉴定出25个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基因(p<9.1 × 10^-6);③ 其中包括4个新鉴定出的风险基因座:PYGL、RPL28、CAPN12、MYH7B;④ 在9个已知的风险基因座中,鉴定出9个新的风险基因;⑤ 与结直肠癌风险关联最强的突变——rs1741640可显著降低CABLES2基因的启动子活性,而敲低CABLES2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生长。
【主编推荐语】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12万人(包括近6万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全转录组关联分析,鉴定出了25个结直肠癌风险基因,其中包括4个新的风险基因座,及位于9个已知风险基因座中的9个新的风险基因。同时,对研究中发现的与结直肠癌风险关联最强的SNP——rs1741640进行验证,发现其影响CABLES2基因的启动子活性,而CABLES2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aluba)
Identifying novel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risk from a 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125,478 subjects
2020-10-11, doi:10.1053/j.gastro.2020.08.062

国内团队:ctDNA能预测和检测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13.801]
① 104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手术,治疗前、nCRT、手术前和手术后检测出ctDNA的比例分别是75%、15.6%、10.5%和6.7%;② 29例病理完全缓解(ypCR)患者术前均未检测到ctDNA;③ 病理性肿瘤消退等级为ypCAP0-1其术前ctDNA阳性率显著低于ypCAP2-3组,ypCR组低于非ypCR组,ypT0-2组低于ypT3-4组;④ 四个时间点的ctDNA阳性与无转移生存期(MFS)较短有相关性;⑤ 基底ctDNA突变的中值VAF是MFS的独立预测因子。
【主编推荐语】北京协和医院林国乐、北京吉因加公司杨玲与团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文章,对104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期间的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检测,证明ctDNA是一种能准确反映肿瘤负荷的实时监测指标,且基线ctDNA的VAF中位数是无转移生存期(MFS)的独立预测因子。(@章台柳)
Serial 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the 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2020-10-12, doi:10.1158/1078-0432.CCR-20-2299

天津总医院+南开大学:白杨素或可抑制大肠癌

Theranostics [IF:11.6]
① 结直肠癌(CRC)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时,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与肌动蛋白结合转胶蛋白(TAGLN)互作,参与细胞骨架重塑并促进恶性进展;② COMP在恶性CRC中高表达,与TAGLN表达呈正相关;③ COMP低表达抑制CRC转移和侵袭,过表达促进EMT;④ 高通量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结果发现,白杨素(从矢车菊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根据结构靶向COMP/TAGLN复合物;⑤ 白杨素可在体内外抑制CRC EMT、诱导癌细胞凋亡,并抑制CRC恶性进展。
【主编推荐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王邦茂和曹海龙、南开大学的孙涛和杨诚与团队发表在Theranostics的研究发现,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与肌动蛋白结合转胶蛋白(TAGLN)互作,促进结直肠癌(CRC)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通过对传统中药数据库进行高通量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发现白杨素可靶向COMP/TAGLN复合物,并可在体内外抑制CRC细胞生长和EMT。(@Lexi)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promo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Transgelin in Colorectal Cancer
2020-07-09, doi:10.7150/thno.44456

仁济医院:二甲双胍抗大肠癌的新机制

EBioMedicine [IF:11.205]
① 对比42名结直肠癌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鉴定出多个结直肠癌相关菌属;② 总结18项研究,鉴定出二甲双胍处理导致的131个菌属变化,包括5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菌属:拟杆菌属、链球菌属、无色杆菌属、Alistipes菌属及梭杆菌属;③ 在体外,二甲双胍可抑制具核梭杆菌的生长;④ 在APCmin/+小鼠中,二甲双胍处理可抑制结直肠肿瘤形成及具核梭杆菌诱导的结直肠肿瘤增加;⑤ 二甲双胍对结直肠肿瘤的抑制作用与其对Alistipes等菌属的影响相关。
【主编推荐语】二甲双胍可调节肠道菌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熊华团队与房静远团队在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体外,二甲双胍可抑制具核梭杆菌的生长;而在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二甲双胍可调控结直肠癌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抑制具核梭杆菌诱导的结直肠肿瘤形成。(@aluba)
Metformin elicits antitumour effect by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rescues Fusobacterium nucleatum-induced colorectal tumourigenesis
2020-10-09, doi:10.1016/j.ebiom.2020.103037

多喝酸奶能否预防缓解大肠癌?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IF:8.472]
① 酸奶消耗更频繁的参与者年龄更大,健康意识更强烈,如更频繁的锻炼、更可能进行结肠镜检查、饮食结构更健康等;② 在年龄调整分析中,基线(观察起始时间点)酸奶摄入与结肠癌风险降低相关;③ 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仅限于近端结肠癌;④ 潜伏期分析表明,过去16-20年是通过调节酸奶消耗以预防结直肠癌最重要的机会期;⑤ 当酸奶消耗量不断更新时,酸奶摄入量与结直肠癌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反向趋势。
【主编推荐语】经常喝酸奶或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健康。最新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探索了酸奶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关系。该研究在1980-2012年间,对3,393,373名参与者进行的每年一次的随访发现,经常喝酸奶可以降低近端结肠癌的风险,且潜伏期长。酸奶消耗与结直肠癌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反向趋势。(@Lexi)
Yogurt consumpti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2020-10-06, doi:10.1093/ajcn/nqaa244
年度“最强”营养综述13篇:全景扫描前沿热点
本期日报我们特别编发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今年发表的13篇年度营养学综述的短科普合集,一览营养学研究前沿。
2020-10-18
8篇高水平综述:一览近期肠道干货
本期话题:肠道菌群代谢物,膳食纤维,肠道再生,干细胞,肠上皮,肠道间充质,NAFLD,二甲双胍
2020-10-17
最新Cell:古代抵饥荒,现代促慢病的基因
本期话题:代谢调控,食物过敏,钠钾,皮炎,GVHD,寄生虫-菌群-宿主互作,神经,基因水平转移
2020-10-16
接地气:把森林微生物引入托儿所,或促进儿童健康
本期话题:免疫调节,LPS,宏基因组组装,肥胖,海参,食品安全,间歇性禁食,IBS,IBD
2020-10-15
新老药物与机制,5项研究关注IBD治疗最新进展
本期话题:IBD,Cobiolimod,巯嘌呤,托法替尼,工程菌,蓝莓,乳糜泻,IEL,肠道病毒感染
2020-10-14
曹崟团队GUT发文:代谢失衡,肠癌易发!
本期话题:代谢疾病,早发性大肠癌,小檗碱,肝纤维化,胆汁酸,心血管,乳化剂,肠炎,神经痛,纤维肌痛
2020-10-13
巧用益生元和益生菌对抗大肠癌,武大团队报道新方法
本期话题:益生菌/元,mRNA疫苗,PTPN2,ctDNA,TP53,银屑病,结直肠癌,胃癌,口腔癌
2020-10-12
喝茶能防癌吗?纳入113项研究的综述给出积极提示
本期话题:茶,皮肤癌,乳腺癌,急性冠脉综合征,咖啡因,油菜籽,电子屏幕,n-3 PUFA,膳食纤维
2020-10-11
疾病不同,“坏”菌群却相似?中国大样本分析发表
本期话题:菌群与疾病,遗传,中草药,益生菌,细菌素,抗生素,耐药组,肠道组织修复,幽门螺杆菌
2020-10-10
肝硬化患者如何避免营养不良?20分期刊发出关键指导
本期话题:肝病,营养管理,病毒组,色氨酸代谢,β-葡聚糖,蜜蜂,单细胞组学,肠道涂层,雄性激素,产气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