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龚伟+陈烨:用工程菌改善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

Journal of Hepatology [IF:25.7]
① 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被工程改造能表达酪氨酸代谢的基因,并对肠道缺氧条件做出反应(命名为EcN-HT);② 在体外和体内实验,EcN-HT都具有快速消耗酪氨酸的能力;③ 口服EcN-HT在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HT1)小鼠模型中保护肝损伤并增加存活率;④ EcN-HT耐受性良好,可部分恢复HT1小鼠受损的基因表达模式;⑤ 因此,EcN-HT可作为HT1治疗的潜在安全策略。
【主编推荐语】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酪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肾损,甚至肝癌。近期南方医科大学陈鹏、龚伟和陈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工程细菌(EcN-HT),旨在为治疗HT1提供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法。实验证明工程活菌EcN-HT可以促进酪氨酸分解,减少有毒酪氨酸副产物的积累,并保护Fah敲除小鼠免受致命的肝损伤。这些发现表明,能够降解肠道中酪氨酸的工程生物活药可能是预防HT1致死性肝损伤以及减轻其相关病理的一种可行且安全的策略。(@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An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strain prevents lethal liver injury in a mouse model of tyrosinemia type 1
2023-11-10, doi:10.1016/j.jhep.2023.10.037
延伸阅读: 【iNature】

刘双江+李祥锴+焦作义等:Probacine,“益生菌药物”新概念被提出!

MedComm [IF:0.33]
① 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通过恢复肠菌平衡可促进健康并减缓疾病进展,已显示出作为替代或补充疗法的潜力;② 因其益处和治疗优势,益生菌相关临床研究自2001年以来增长迅速,主要关注IBS、IBD、腹泻和感染等疾病;③ 基于目前益生菌功能研究,将益生菌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机制总结为“加法”和“减法”机制;④ 首次提出益生菌药物(Probacine)全新学术概念,以强调益生菌在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的功能,以期促进益生菌应用监管规则改变。
【主编推荐语】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已经证明了益生菌的疾病治疗机制和有效性。近日,兰州大学李祥锴、兰大二院焦作义、中科院刘双江及团队在MedComm发表最新研究,系统性分析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在健康和疾病领域的研究突破和有效性。首次将益生菌维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机制总结为“加法”和“减法”机制,并基于目前益生菌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药物定义,前瞻性的提出“益生菌药物”(Probacine)这一全新的学术概念,值得关注。(@九卿臣)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postbiotic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23-11-04, doi:10.1002/mco2.420

补充双歧杆菌对血糖的影响(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 [IF:9.3]
① 在包含6项RCT的荟萃分析中,补充双歧杆菌(BF)对空腹血糖无显著影响,对空腹血糖升高和血糖正常的亚群受试者的空腹血糖也无明显改变;② 然而,利用肥胖、MetS或T2D动物模型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发现,补充BF降低了动物的空腹血糖;③ 从动物到人类试验的转化差距包括缺乏对雌性动物的研究,在血糖正常的受试者中补充BF,以及缺乏关于益生菌活力和稳定性的方法学报告;④ 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补充BF对空腹血糖升高的人类受试者的影响。
【主编推荐语】补充益生菌是包括肥胖、代谢综合征(MetS)和2型糖尿病(T2D)在内的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近期发表于Advances in Nutrition的一项综述,对动物研究和人类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评估补充双歧杆菌(BF)益生菌对血糖指标的影响。总的来说,在动物模型中有一致的证据表明BF益生菌降低空腹血糖(FBG)升高的有效性,但在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这表明单独使用BF可能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很小,当与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时可能更有效,或者在高血糖而不是FBG升高的情况下可能更有效。(@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The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gluco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eclinical animal models and clinical evidence
2023-11-02, doi:10.1016/j.advnut.2023.10.009
5文聚焦肠脑轴,国内多团队皆有新突破
本期话题:肠脑轴,阿尔茨海默,自闭症,术后认知障碍,小胶质细胞,中风,SNP,宿主进化,IBD,GLP-1,糖尿病
2023-11-14
如何优化大肠癌筛查?两篇JAMA子刊提供新线索
本期话题:结直肠癌筛查,个性化,总体生存率,Wnt,肠道病毒组,铁死亡,锯齿状结直肠癌,抗生素,癌症的种族差异
2023-11-13
少吃一种氨基酸或可延年益寿?Cell子刊发出最新证据
本期话题:饮食限制,衰老,生酮饮食,间歇性禁食,膳食纤维,n-3脂肪酸,高蛋白饮食,慢性便秘,谷物,饮用水,肥胖
2023-11-12
聚焦动物菌群,10文一览近期高分论文
本期话题:动物菌群,宠物,耐药基因,奶牛,瘤胃菌群,虾,蜜蜂,社会行为模式,昆虫,数据库
2023-11-11
今日Science:肠道如何吸收胆固醇?缺失拼图被找到
本期话题:胆固醇,肠道真菌,1型糖尿病,分节丝状菌,免疫-菌群互作,饮食-菌群互作,膳食纤维,SNV,砷,群体感应
2023-11-10
高分Science子刊关注:粪菌移植如何减少耐药菌定植
本期话题:粪菌移植,抗生素耐药性,多重耐药菌,土壤菌群,塑料降解,溶酶体,合成生物学,古宏基因组
2023-11-09
多文聚焦消化系统疾病,仁济医院临床研究登上NEJM
本期话题:消化系统疾病,小肠出血,先天性巨结肠,胃食管反流,EoE,痔疮,噬菌体,肠脑轴,伤寒
2023-11-08
高分Nature子刊:新冠过度炎症与肠道真菌有何关系?
本期话题:新冠,真菌,类器官,肠脑轴,益生菌,IBD,组织修复,黏液层,菌群-免疫互作,精准医疗,心血管
2023-11-07
胰岛素太高可促胰腺癌?高分Cell子刊揭示原因
本期话题:胰腺癌,胃癌,肿瘤肝转移,大肠癌,纳米医学,环状RNA,肿瘤疫苗,预后,肺癌
2023-11-06
如何推动饮食健康可持续发展?Lancet发出倡议
本期话题:可持续饮食,饮食模式,营养流行病学,钾,红肉,糖尿病,超加工食品,膳食脂肪,促炎饮食。
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