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4万名IBD患者进行10年左右的随访后发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小肠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瘤风险分别为一般人群的2倍及2倍,而克罗恩病(CD)患者的小肠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瘤风险分别为一般人群的8.3倍及2.5倍。考虑到较小的额外癌症风险,对IBD患者进行小肠癌症的主动监测可能并没有太高的成本效益。(@aluba)
【主编推荐语】炎症性肠病(IB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较为常见,但两者的关联程度如何还不甚了解。近期发表于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多达三分之一的IBD患者合并有NAFLD,IBD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是健康者的两倍。但本研究还无法明确阐明IBD患者NAFLD的较高患病率是否与内部生物学机制(如系统性炎症)或IBD的药物使用等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主编推荐语】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诱导胸腺中的T细胞耐受,共生细菌在塑造肠道及远端器官的T细胞应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发现,缺失mTEC的(Traf6ΔTEC)小鼠可产生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发展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Traf6ΔTEC小鼠的胸腺T细胞选择异常可诱导肠道菌群的失调,从而通过TLR信号恶化AIH。(@alu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