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过多的粪便胆汁酸被认为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发病机制之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卞兆祥团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贾伟团队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方晓东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IBS-D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梭状芽胞杆菌的丰度增加,且与粪便胆汁酸水平增加相关。在小鼠中定殖梭状芽胞杆菌,可增加肝脏中的结合型胆汁酸水平,提示富含梭状芽胞杆菌的菌群促进了IBS-D患者的胆汁酸排泄。(@aluba)
【主编推荐语】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近期发表了由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贾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后开等人主笔的专家观点文章,结合最新的研究发现,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和肝性脑病(HE)中的肠道菌群失调、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紊乱的作用,提出菌群相关的胆汁酸稳态失衡可能在机制上参与了AD和HE的疾病进展,因此靶向肠道菌群-胆汁酸-脑轴或是防治AD和HE的新思路。(@mildbree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