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肠道中的神经细胞和ILC3细胞互作调控肠道再生

Cell Stem Cell [IF:23.9]
① 辐射暴露导致小鼠小肠中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密度增加,使用化学物质6OHDA去除肾上腺素能神经能够损伤肠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② 对切除神经和对照的小鼠肠上皮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发现去除肾上腺素能神经后辐射小鼠的上皮细胞组成发生显著改变,且IL22信号活性减少;③ IL22主要来源于表达β肾上腺素受体的ILC3s细胞;④ 因此肾上腺素能神经通过激活表达β肾上腺素受体的ILC3s,从而驱动IL22的产生以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
【主编推荐语】肠道受周围神经网络所支配,这些神经控制着肠道生理的各个方面。然而,神经元在调节上皮细胞再生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近期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的一篇文章发现肠道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对辐照所诱导的肠道损伤修复有重要作用。该文章发现肾上腺素能神经密度在辐射后增多,化学性去除肾上腺素能神经能够抑制上皮细胞的再生。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显示IL-22信号活性在切除神经细胞后减少,结合药理学和遗传学工具,证明了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能够驱动3型先天淋巴样细胞(ILC3s)产生IL-22,进而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MD)
Adrenergic nerves regulate intestinal regeneration through IL-22 signaling from type 3 innate lymphoid cells
2023-08-18, doi:10.1016/j.stem.2023.07.013
延伸阅读: 【Science Signaling】

中国农大:蜜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维持宿主特异的肠道共生菌

PNAS [IF:11.1]
① 通过交叉定植实验发现西蜂和熊蜂肠道的两株核心菌Gilliamella具有宿主特异性;② 通过转录组分析及免疫基因表达检测,发现异源熊蜂Gilliamella菌株能够激发西蜂更强烈的免疫反应;③ 通过抑制西蜂IMD和Toll通路的Relish和dorsal-1基因,可显著提高熊蜂Gilliamella菌株在西蜂肠道中的定植;④ 熊蜂Gilliamella菌株定植西蜂过程中,Relish和dorsal-1通过促进Duox基因表达增加肠道内ROS水平,从而抑制异源菌株的增殖,而这一过程与抗菌肽无关。
【主编推荐语】大部分动物都有肠道共生菌,并普遍存在宿主特异性,系统解析这种紧密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是理解动物共生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成和维持的关键。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周欣、罗诗琦及团队在PNA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蜜蜂的免疫系统可在更精细的层面识别近缘的异源菌株,并仅针对异源菌株调用免疫反应,以维持宿主与自身的原生肠道共生菌间的紧密共生关系,值得关注。(@九卿臣)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re regulated by immune deficiency and Toll pathways in determining the host specificity of honeybee gut bacteria
2023-08-09, doi:10.1073/pnas.2219634120

靶向NRF2/Keap1通路,治疗IBD(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IF:13.6]
① NRF2/Keap1通路可应答OS(氧化应激)调控细胞的氧化还原,该通路失调与IBD(炎症性肠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有关;② NRF2/Keap1通路影响胃肠道胚胎发育,但支持治疗干预人类疾病的证据很少,在IBD中尚无指示该通路的生物标志物;③ 该通路受天然和合成化合物等调控,因此需重新评估抗氧化和抗炎化合物在IBD中的作用;④ IBD的个性化氧化还原药物治疗需对个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有细致的了解,需足够的生物标志物,以促进基于氧化还原疗法发展。
【主编推荐语】OS(氧化应激)是参与IBD(炎症性肠病)发生的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然而,直接靶向IBD的OS过程的化合物的临床试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NRF2(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Keap1 (kelch样ech相关蛋白1)通路可以调控细胞对OS的反应,该通路的失调与IBD有关。激活NRF2/Keap1通路可增强抗氧化反应。尽管这种方法可能有助于减轻OS并潜在地改善临床结果,但在人类疾病中缺乏NRF2/Keap1信号轴调控的证据和其如何影响IBD发生的最新进展。近期发表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这篇综述探讨了NRF2/Keap1通路作为IBD的潜在治疗靶点,并介绍了激活该通路的化合物以及未来潜在的临床应用。(@MD)
The NRF2/Keap1 pathway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2023-08-07, doi:10.1016/j.molmed.2023.07.008
《自然·医学》:RAS突变晚期大肠癌治疗或有新选择
本期话题:临床实验,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NOTUM抑制剂,NLRP12,FRMD8,结直肠癌,治疗时机,结肠息肉,HPV相关肿瘤
2023-08-28
12文聚焦衰老:因何驱动?有何特征?如何延缓?
本期话题:衰老,长寿,脑健康,表观遗传,生活方式,压力,女性,补充剂,饮食,阿司匹林
2023-08-27
肠道与大脑健康密不可分!10文一览研究前沿
本期话题:肠脑轴,神经,免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限时进食,胃功能障碍,质子泵抑制剂,病原体,植物性饮食
2023-08-26
今日Science:王宇浩等揭示菌群令宿主长胖的新机制
本期话题:菌群-宿主互作,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益生菌,肌少症,医疗器械,IBD,胃轻瘫,饮食
2023-08-25
GUT警示:面食含有的促炎成分,或加剧神经炎症
本期话题:肠脑轴,皮肤菌群,肿瘤免疫治疗,地中海饮食,禁食,母婴,生命早期,茯苓多糖,肝病,抗菌肽
2023-08-24
益生菌用于IBS治疗,效果如何?最全临床证据来了
本期话题:益生菌,IBS,药物研发,结肠炎,昆虫,生信,自身免疫病,FMT,肠梗阻
2023-08-23
Lancet重磅:14页综述详解溃疡性结肠炎
本期话题:IBD,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纳米医学,菌群-药物互作,致病菌,药物研发,单形拟杆菌,菌群-免疫互作
2023-08-22
大肠癌研究多点开花!10文聚焦国内团队新成果
本期话题:大肠癌,sQLT,化疗,免疫治疗,纳米医学,药物研发,临床试验,eIF3f,IGF-1R,丁酸,多糖
2023-08-21
食补维生素,荤食好还是素食好?
本期话题:维生素,乳化剂,消化系统肿瘤,精神障碍,肺结核,农药残留,弱精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硝酸盐,心血管
2023-08-20
胃肠道抗氧化,助力改善运动能力
本期话题:运动,纳米颗粒,饮水,肠-肌肉轴,胰岛自身免疫,早产儿,间充质细胞,器官芯片,中医药
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