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食品添加乳化剂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F:105.7]
① 纳入95442名无心血管病(CVD)成人,平均年龄43.1,中位随访7.4年,期间记录1995例CVD、1044例冠心病和974例脑血管病事件;② 两类乳化剂(纤维素(E460-E468)、脂肪酸单甘脂和甘油二酯(E471和E472))的总摄入量均与CVD风险呈正相关;③ 其中,纤维素(E460)和羧甲基纤维素(E466)均与CVD和冠心病相关,乳酸酯(E472b)与CVD和脑血管病相关,柠檬酸酯(E472c)与CVD和冠心病相关;④ 此外,磷酸三钠(E339)与冠心病风险相关。
【主编推荐语】超加工食品与肥胖、死亡、癌症、心血管疾病(CVD)及2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有关,其中乳化剂是工业食品中最常用的添加剂之一。近日,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这篇文章,分析了NutriNet-Santé前瞻性队列的数据,评估了法国成年人食品添加乳化剂摄入量与CVD风险之间的关联,并发现CVD风险与广泛用于工业食品的食品添加乳化剂的摄入量呈正相关。(@圆圈儿)
Food additive emulsifi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023-09-06, doi:10.1136/bmj-2023-076058

国内团队Cell子刊:抗性淀粉靶向肠道菌群治疗NAFLD

Cell Metabolism [IF:29]
① 抗性淀粉(RS)显著降低肝内甘油三酯含量,且改善作用独立于体重降低;② RS降低肝损伤和NAFLD生物标志物水平,改善血脂谱、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水平;③ RS降低三种支链氨基酸(BCAAs)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且缬氨酸与肝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均呈正相关;④ RS降低粪便拟杆菌水平,且与肝脏甘油三酯、肝酶和缬氨酸含量呈正相关;⑤ RS菌群移植小鼠肝脏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肝功能改善,血清LPS和肠道内容物中BCAAs水平降低。
【主编推荐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抗性淀粉作为一种可以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生长的纤维,是否可以帮助治疗NAFLD仍然未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和李华婷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团队与德国莱布尼茨汉斯诺尔研究所联合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最新成果,该研究招募约200名NAFLD患者食用玉米提取的抗性淀粉和相同热量的非抗性淀粉,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摄入抗性淀粉可以改变肠道细菌组成,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保护NAFLD患者的肝脏健康。(@RZN)
Resistant starch decreases intrahepatic triglyceride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via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2023-09-05, doi:10.1016/j.cmet.2023.08.002

国内团队Cell子刊:不平衡脂肪酸摄入的全球患病率和归因负担

Med [IF:17]
① 全球脂肪酸摄取量远未达到最适水平;② 高收入的北美地区高反式脂肪酸(TFAs)饮食的总暴露值(SEV)最高,而位于撒哈拉非洲的欠发达地区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低海鲜来源ω-3PUFAs饮食的SEV最高;③ 归因负担不平等地分配给较不发达区域;④ 相比女性,男性SEV较低但归因负担更高,这种性别差距在59岁之前尤为明显;⑤ 与老年人群相比,年轻人群低PUFAs饮食SEV较高,低海鲜来源ω-3PUFAs饮食的SEV相当,但高TFAs饮食的SEV较低。
【主编推荐语】脂肪酸是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失衡与几种负面健康结果有关。目前,不平衡脂肪酸摄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仍不清楚。山西省白求恩医院张磊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叶达伟及团队在Med发表最新研究,使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的数据来估计膳食脂肪酸摄入不平衡的全球患病率和健康结果。结果表明,必需脂肪酸摄入不足在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而反式脂肪摄入过量在发达地区更为普遍。总体而言,这些不平衡造成的健康负担在欠发达地区、男性和老年人中更为明显。(@RZN)
Health burden of unbalanced fatty acids intake from 1990 to 2019: A global analysis
2023-09-07, doi:10.1016/j.medj.2023.08.002

JAMA子刊:长期吃鱼油真能预防心脏病吗?

JAMA Cardiology [IF:24]
① 评估了16家领先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鱼油补充剂中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每日总剂量;② 在2819种独特的鱼油补充剂中,其中73.9%至少提出一项健康声明,而只有399家使用了FDA批准的合格健康证明,其余的仅提出结构或功能声明(如促进心脏健康);③ EPA和DHA的每日剂量差异很大,在16个领先品牌中,只有9.4%的补充剂每日剂量达到或者超过2克EPA和DHA;④ 每5个60岁以上的人中就有1人服用鱼油补充剂,通常是为了心脏健康。
【主编推荐语】鱼油补充剂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保健品补充剂。最近的临床研究发现鱼油补充剂并不能预防普通人群的心脏病。近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JAMA Cardiology发表最新研究,评估了16家领先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鱼油补充剂中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每日总剂量,发现现有补充剂中EPA+DHA的日剂量存在显著异质性,导致不同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潜在的差异,需要加强对标签监管,值得关注。(@九卿臣)
Health Claims and Doses of Fish Oil Supplements in the US
2023-08-23, doi:10.1001/jamacardio.2023.2424

膳食脂肪酸如何影响冠心病风险(荟萃分析)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IF:10.2]
① 纳入165个前瞻性队列和随机试验,进行随机效应荟萃分析;② 膳食摄入量和总脂肪以及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标志物与冠状动脉事件风险无关;③ 饮食中摄入来自肉类和未加工肉类的反式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与较高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相关;④ 摄入α-亚麻酸、长链omega-3脂肪酸、 亚油酸与较低的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相关,增加它们的摄入量以取代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事件的风险。
【主编推荐语】2019年,全球有近2亿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有超过900万人因相关疾病死亡。膳食脂肪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通常认为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近日,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系统性综述文章,对165项涉及脂肪酸干预对冠状动脉风险影响的随机试验和前瞻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确定了一系列增加和降低冠心病风险的脂肪酸种类,进一步支持了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的膳食建议。(@芥末)
Dietary intake, biomarkers and supplementation of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2023-08-26, doi:10.1080/10408398.2023.2251583

JAMA子刊:混合脂肪乳可改善儿科肠外营养患者的临床疗效

JAMA Network Open [IF:13.8]
① 纳入684例依赖肠外营养的住院及危重儿科患者(中位年龄3岁)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6例(30%)接受大豆油脂肪乳(IL)、478例(70%)接受混合脂肪乳(大豆油/MCT/橄榄油/鱼油脂质,4-OLE);② 多元回归模型表明,与IL相比,4-OLE可使得住院时间缩短29%,并使尿路感染风险降低67%;③ 仅考虑接受重症监护的儿童,4-OLE使住院时间缩短29%,使尿路感染风险降低77%;④ 与IL相比,4-OLE对患儿的肝功能、死亡率和再次入院率无显著影响。
【主编推荐语】儿科住院和危重症患者在许多临床情况下需要肠外营养作为营养的主要或补充来源。传统上肠外营养所用的静脉注射脂肪乳基于大豆油制成,但在成人患者中,大豆油脂肪乳已被证实与炎症恶化、免疫抑制等显著的不良反应相关,且主要有ω-6脂肪酸引发。考虑到这种副作用,目前的指南提倡减少大豆油的使用,并已有证据证实该策略在成人、新生儿或早产儿中有临床益处,但缺少在住院或危重儿科患者中的证据。近日,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使用由大豆油、中链脂肪、橄榄油、鱼油等成分组成的混合脂肪乳(4-OLE)可显著缩短儿科肠外营养患者的住院时间。该研究证实改用4-OLE以替代传统大豆油脂肪乳的在儿科肠外营养患者中是可行及安全的,并可以改善临床疗效。(@芥末)
Change to Mixed-Lipid Emulsion From Soybean Oil–Based Lipid Emuls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2023-09-0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2389
延伸阅读: 【Medical Xpress】

国内团队:单宁化合物或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eLife [IF:7.7]
① 低聚原花青素(OPCs)和安石榴苷对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奥密克戎变种具有抑制活性;② 安石榴苷能够阻断Spike-ACE2相互作用,但对于变种病毒的抑制活性较低;③ OPCs和安石榴苷均能抑制TMPRSS2酶活性来阻断病毒感染,且OPCs效果更强,保证其抑制不同变体病毒进入的效力;④ 葡萄籽提取物(GSE)富含OPCs,对野生型和其他变异的病毒侵入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健康人群服用GSE胶囊后血清对不同变体的SARS-CoV-2感染具有抑制活性。
【主编推荐语】自2019年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虽然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感染人数仍持续上升。对于携带病毒的人群来说,合理膳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单宁酸已被证明是冠状病毒的有效抑制剂,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来自台湾多个大学的研究团队在eLif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两种单宁化合物低聚原花青素(OPCs)和安石榴苷对SARS-CoV-2病毒感染具有有效的抑制活性,并揭示了潜在的作用机制。此外,葡萄籽提取物含有丰富的OPCs,或许能作为预防病毒感染的食品补充剂。(@RZN)
The natural tannins 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 and punicalagin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infection by SARS-CoV-2
2023-08-29, doi:10.7554/eLife.84899
改造光合细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利器?
本期话题:工程菌,免疫治疗,演化,生命早期,双歧杆菌,阿片类药物,绿地,社区,FMT,方法学
2023-09-09
今日Science:一种膳食纤维可调动免疫,增强消化,改善代谢
本期话题:膳食纤维,胃肠生理,衰老,肥胖,肠脑互作障碍,胃肠病学,肠上皮,IBD,肠神经
2023-09-08
婴儿双歧杆菌+母乳低聚糖,精确调节受损的肠道菌群
本期话题:合生制剂,肺移植,关节炎,细菌基因编辑,RNA-seq,糖尿病,口腔致病菌,食欲,抗生素
2023-09-07
用虚拟现实改善胃肠症状?首个临床试验来了
本期话题:虚拟现实,胃肠疾病,猪,羊,定植抵抗,大肠癌,合生制剂,老年人,大学生
2023-09-06
高分Cell子刊:过犹不及!过量抗菌肽误伤“友军”促肠炎
本期话题:IBD,抗菌肽,肠道炎症,纳米医学,益生菌,ChatGPT,生命早期,过敏,特应性皮炎,合生制剂,IEL
2023-09-05
2篇高分文聚焦:人工智能辅助筛查大肠癌效果如何?
本期话题:大肠癌,人工智能,筛查,风险分层,免疫治疗,衰老,类器官,胃癌
2023-09-04
中国疾控中心60余个社区数据证实:家庭减盐方案可行
本期话题:减盐,维生素B,维生素D,饮食模式,抗生素,荞麦,咖啡,饮食干预
2023-09-03
GUT新证:哪些胃肠症状可预测帕金森病?
本期话题:肠脑轴,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病毒组,瘤胃菌群,体温调节,菌群产物,药物递送
2023-09-02
8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3年8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3-09-01
今日Nature:改善胰岛素抵抗?关键肠菌被锁定
本期话题:胰岛素抵抗,肥胖,抗生素,肠屏障,生信,肠癌筛查,膳食碳水化合物,合生制剂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