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甜味剂三氯蔗糖可抑制T细胞应答

Nature [IF:69.504]
① 小鼠和细胞实验表明,高剂量摄入三氯蔗糖可减少CD8+和CD4+ 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向产IFNγ的谱系分化,从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② 机制上,三氯蔗糖选择性地影响T细胞的细胞膜,降低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胞内钙动员的效率;③ 服用高剂量三氯蔗糖,可降低皮下肿瘤模型和细菌感染模型小鼠的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应答,对抗肿瘤和抗感染有不良影响,但能够减轻1型糖尿病和结肠炎模型小鼠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
【主编推荐语】人工甜味剂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三氯蔗糖是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近年研究表明高剂量摄入三氯蔗糖可能带来健康隐患。Nature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发现,在小鼠中,摄入高剂量三氯蔗糖(相当于欧洲食品安全局规定的每日人体摄入量的上限)可以削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对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造成不良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T细胞依赖性的自身免疫疾病。这些发现给高剂量摄入三氯蔗糖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示三氯蔗糖或能用于改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mildbreeze)
The dietary sweetener sucralose is a negative modulator of T cell-mediated responses
2023-03-15, doi:10.1038/s41586-023-05801-6

Cell子刊:肠上皮的内质网应激如何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

Immunity [IF:43.474]
① Th17细胞诱导的肠道细菌在IECs中产生了UPR(未折叠蛋白反应);② 但即使在抗生素处理或无菌条件下,IECs中的亚丝酶细胞毒素表达或Xbp1的基因敲除同样会导致UPR和Th17细胞增加;③ 机制上,IEC中UPR的激活增强了ROS(活性氧)和嘌呤代谢产物的产生;④ 利用N-乙酰半胱氨酸或别嘌呤醇处理小鼠以减少ROS和黄嘌呤的产生,可减少与UPR升高相关的Th17细胞;⑤ 进一步发现Th17相关基因也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内质网应激和UPR相关。
【主编推荐语】肠道中产生IL-17的辅助性T细胞需要依赖于粘附在肠道的微生物而发育,然而Th-17分化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近期发表在Immunity上的一篇文章发现Th17细胞可以诱导肠道细菌在IECs中产生UPR(未折叠蛋白反应),但即使在抗生素处理或无菌条件去除微生物因素后,IECs中 Xbp1的敲除也会导致UPR并增加Th17细胞。机制上,IECs中的UPR激活可促进活性氧 (ROS)和嘌呤代谢物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也发现Th17相关基因与患者IECs的内质网应激和UPR相关, 该发现或可为挖掘IBD的治疗提供新靶点。(@M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initiates purine metabolite synthesis and promotes 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gut
2023-03-13, doi:10.1016/j.immuni.2023.02.018

谢鹏+郑鹏:肠道菌群影响小胶质细胞亚型的转化

Molecular Psychiatry [IF:13.437]
① 对无菌(GF)、无特定病原体和定殖GF小鼠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进行单细胞核测序技术,并分析其细胞特异性的转录组变化;② 肠道菌群缺失显著影响细胞特异性转录组的变化,尤其是小胶质细胞及其亚型;③ 微生物定植可有效逆转小胶质细胞转录组的变化;④ 肠道菌群调节小胶质细胞亚群的相互转化;⑤ 跨物种分析表明,小胶质细胞亚型的转录组变化主要与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度抑郁症有关,且动物行为测试进一步证实这一点。
【主编推荐语】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影响神经的功能和行为,并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如何调节神经系统活动尚不清楚。近日,重庆医科大学谢鹏和郑鹏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显著影响小胶质细胞及其亚型单细胞水平的转录变化,并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带来新的见解。(@圆圈儿)
The 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croglial subtypes
2023-03-13, doi:10.1038/s41380-023-02017-y

Nature子刊:临床NEC预防方法影响早产儿肠道微生物特性和功能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① 采集奥地利三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55名早产儿的粪便样本;② 生命早期干预方案(益生菌、抗生素、抗真菌剂和喂养方式)影响所有微生物领域(细菌、噬菌体、病毒、古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组组成和发育;③ 补充的双歧杆菌会成为婴儿体内的主要菌,可能促进肠道成熟;④ 2株乳酸杆菌补充均增加其菌属的丰度和多样性;⑤ 喂养母乳的婴儿体内富含双歧杆菌底物母乳低聚糖,而使用配方奶婴儿则少;⑥ 肠内给药庆大霉素可缓解NEC,但长期影响很难预测。
【主编推荐语】出生时体重低的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风险很高。鉴于NEC发病快且死亡率高,许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都制定了特定的NEC预防方案,包括使用益生菌、抗生素和差异化喂养等,使得近期早产儿NEC发病率大幅下降。格拉茨医科大学研究学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不同方案的成功机制,使用多组学方法检查生命最初几周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的组成和功能,以了解膳食成分、抗生素和益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数据表明预防性干预对胃肠道微生物组的发育和成熟具有最大影响,继而调节微生物生态系统,减少高危早产儿体内病原体侵害,防治NEC。(@RZN)
Clinical NEC prevention practices drive different microbiome profiles and functional responses in the preterm intestine
2023-03-11, doi:10.1038/s41467-023-36825-1
菌群可预测CAR-T免疫治疗效果?《自然·医学》再报新发现
本期话题:癌症免疫治疗,ICU,骨折,1型糖尿病,肠道炎症,膳食纤维,脂肪细胞,肠道感染,药物临床,饮食排除法
2023-03-15
今日《自然·医学》:预防慢病,哪些饮食模式效果好?
本期话题:饮食模式,营养不良,癌症恶病质,免疫治疗,维生素,饮食限制,模拟禁食,促炎饮食,铁,葱蒜
2023-03-14
肠道真菌如何促进酒精肝?31分Cell子刊揭示免疫机制
本期话题:肠肝轴,肠道真菌,酒精肝,胆汁淤积,SCFA,减肥手术,肝性脑病,解酒,自免肝,乙肝
2023-03-13
进食/禁食知多少?限食进食可能也有健康隐患?
本期话题:限时进食,禁食,饮食限制,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植物性饮食,特医食品
2023-03-12
31分Cell子刊:详解多部位的母婴菌群传递和补偿途径
本期话题:母婴菌群传递,抗肿瘤免疫,鞭毛蛋白,性激素,肠内分泌细胞,代谢,枸杞多糖,发酵食品,抗生素耐药
2023-03-11
关注肠脑轴:益生元纤维或可改善帕金森病?
本期话题:肠脑轴,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抑郁症,认知障碍,益生元,饮食,电针灸,早期诊断
2023-03-10
王硕等Cell子刊新进展:2种共生菌或能抗大肠癌
本期话题:大肠癌,组织菌群,瘤内菌群,胆汁酸,IBD,病毒,新冠,哮喘,黑斑息肉综合征,Akk菌,PPI
2023-03-09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环保生物塑料可能对肠道不友好
本期话题:可降解塑料,黏蛋白O聚糖,抗性淀粉,膳食纤维,心血管,糖尿病,菊粉,益生元,生物钟
2023-03-08
《自然·综述》详解:肠道B细胞与炎症疾病
本期话题:IBD,B细胞,标志物,焦虑抑郁,消化内镜,生活方式,口腔,芽囊原虫,食品添加剂,鸡
2023-03-07
286分期刊权威发布:全球大肠癌最新统计数据出炉
本期话题:大肠癌,微生态疗法,免疫疗法,因果关系,具核梭杆菌,溶瘤病毒,预后标志物,耐药性,小肠腺癌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