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中药、肠道菌群和大肠癌的三角关系(综述)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IF:13.3]
① 传统中草药(TCM)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降低耐药和副作用等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CRC)的治疗;② 肠道菌群在CRC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同样发挥关键作用;③ TCM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丰富度,反之,肠道菌群可影响TCM的吸收、代谢和修饰等,二者在CRC治疗中的联合作用不容忽视;④ 未来TCM与肠道菌群结合治疗CRC的趋势是开发对菌群有针对性的中药以及治疗过程中补充生物利用度较差的中药成分,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编推荐语】在过去的十年中,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作为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它们能通过多种机制诱发肠道炎症、破坏肠道屏障,影响CRC的发生与发展。中药成分复杂多样,有些能同时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促进益生菌的定植,从而激活肠道免疫细胞的抗炎作用,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阻止致病菌的侵袭,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故中药在改善CRC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期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的Shuling Wang、Honghua Zhang和谢恬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于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的一篇综述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CRC中肠道菌群与中药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estinal flora, and colorectal cancer
2023-09-03, doi:10.1002/med.21989

不同细菌LPS对大肠癌肿瘤免疫的差异影响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IF:9.2]
① 来自某些细菌的LPS,在调节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方面起着作用;② 结直肠癌的不同共识分子亚型(CMS)表现出不同的免疫特征和预后,CMS1和CMS4的预后相反;③ 牙周梭杆菌、脆弱拟杆菌和卟啉单胞菌等细菌物种已被确定为不同CMS亚型中免疫调节的潜在贡献者;④ 牙周梭杆菌的LPS可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的产生,而来自脆弱拟杆菌的LPS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牙周梭杆菌LPS的免疫原性。
【主编推荐语】免疫反应在结直肠癌(CRC)中可能具有相反的作用,例如CMS1(CRC共有分子亚型,CMS)和CMS4都含有免疫浸润,但具有相反的预后。两者的平衡可能决定癌症是否消退、进展或潜在转移。微生物组与CRC和CRC的免疫反应有关,但在CRC亚型的讨论中基本上被忽视了。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不同细菌来源的LPS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是相反的作用,即CRC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微生物可以改变局部免疫活性,这对预后和治疗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章台柳)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 modulates immune response in the colorecta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2023-08-23, doi:10.1038/s41522-023-00429-w

浙江大学Cell子刊:AMER1通过铁死亡影响结直肠癌转移

Cell Reports [IF:8.8]
① AMER1突变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不良预后及远端转移相关;② AMER1的缺失能够抑制CRC细胞的铁死亡并促进其远端转移,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能进一步促进血液转移;③ 机制上,AMER1可结合氨基酸转运蛋白溶质载体SLC7A11和铁蛋白轻链(FTL),并招募泛素连接酶β-TrCP1/2促进前两者的泛素化降解,减少细胞胱氨酸摄取、增加胞内游离铁水平,引发细胞铁死亡;④ AMER1缺失造成细胞内SLC7A11和FTL积累,进而抑制结CRC细胞的铁死亡。
【主编推荐语】肿瘤细胞因其较高的代谢活性和活性氧负荷而比正常细胞有更高的铁死亡倾向,铁死亡也被认为是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然而,在结直肠癌(CRC)及其远端转移的过程中,铁死亡扮演什么角色还不清楚。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张红河、徐恩萍团队近日在Cell Reports发表研究文章,阐明了APC膜结合蛋白1(AMER1)调节细胞内氨基酸转运蛋白SCL7A11和铁蛋白组分FTL的翻译后修饰进而调节细胞铁死亡的完整途径,进一步揭示了铁死亡与CRC远端转移的关联,为通过敏化铁死亡而治疗转移性CRC患者提供了潜在靶点。(@芥末)
AMER1 deficiency promotes the distant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inhibiting SLC7A11- and FTL-mediated ferroptosis
2023-09-07, doi:10.1016/j.celrep.2023.113110

哪些症状可以预测早发性结直肠癌?

JNCI-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IF:10.3]
① 纳入5075例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患者和22378例匹配健康对照(平均43岁,48%为男性);② 首次诊断为EO-CRC之前的3个月到2年内,腹痛、直肠出血、腹泻和缺铁性贫血等4个体征或症状与EO-CRC风险增加34%、413%、43%、107%相关;③ 19.3%的EO-CRC患者出现上述4种特征中的1种或1种以上,具有其中1、2或3种分别与患癌风险增加94%、259%和552%相关;④ 上述特征最早可在诊断前18个月预测EO-CRC,首次出现与早发性CRC的中位诊断间隔为8.7个月。
【主编推荐语】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的患病人数正在增加。与平均发病的CRC患者相比,EO-CRC患者对筛查依从性低,且对相关危险信号或症状意识不强。因此,提高对EO-CRC发病前危险信号和症状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近日,JNCI-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表文章,分析美国近3万人的EO-CRC患者及其匹配对照队列数据,发现腹痛、直肠出血、腹泻、缺铁性贫血这4中症状或体征与EO-CRC发病显著相关,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EO-CRC的早期诊断。(@芥末)
Red-flag signs and symptoms for earlier diagnosis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2023-05-04, doi:10.1093/jnci/djad068
今日Science双发:肠道免疫细胞再成焦点
本期话题:肠道免疫,嗜酸性粒细胞,γδ T细胞,ILC2,肠脑轴,口腔,单细胞空间代谢组学,食管癌,呼吸道
2023-09-15
肠道为何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65分综述一文读懂
本期话题:胃肠激素,脂肪肝,免疫细胞,肠内分泌细胞,肠道生理,宏基因组,慢性肉芽肿,肥胖,细菌间互作
2023-09-14
今日Nature:病菌毒素促肠炎的新机制
本期话题:艰难梭菌毒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肪肝,AHR,肠脑轴,阿尔茨海默病,CADASIL,自闭症,睡眠,帕金森病,益生元
2023-09-13
浙大团队30页综述一文讲透:防御素与宿主健康
本期话题:防御素,免疫细胞,关节炎,IBD,Nod2,流行病学,特应性皮炎,药物研发
2023-09-12
思辨!母乳喂养如何影响后代大肠癌风险?
本期话题:母乳喂养,造血干细胞,他汀类药物,结直肠癌组织学,急性阑尾炎,预后预测,胃食管癌,具核梭杆菌,黑色素瘤,丁酸盐
2023-09-11
BMJ警示:某些食品乳化剂或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本期话题:食品添加剂,抗性淀粉,膳食脂肪酸,鱼油,膳食纤维,糖,临床营养,心血管,脂肪肝,血小板生成,新冠
2023-09-10
改造光合细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利器?
本期话题:工程菌,免疫治疗,演化,生命早期,双歧杆菌,阿片类药物,绿地,社区,FMT,方法学
2023-09-09
今日Science:一种膳食纤维可调动免疫,增强消化,改善代谢
本期话题:膳食纤维,胃肠生理,衰老,肥胖,肠脑互作障碍,胃肠病学,肠上皮,IBD,肠神经
2023-09-08
婴儿双歧杆菌+母乳低聚糖,精确调节受损的肠道菌群
本期话题:合生制剂,肺移植,关节炎,细菌基因编辑,RNA-seq,糖尿病,口腔致病菌,食欲,抗生素
2023-09-07
用虚拟现实改善胃肠症状?首个临床试验来了
本期话题:虚拟现实,胃肠疾病,猪,羊,定植抵抗,大肠癌,合生制剂,老年人,大学生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