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解析小肠和结肠组织驻留记忆性CD8+ T细胞的异质性

Immunity [IF:43.474]
① 对小肠和结肠的固有层和上皮层的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RM)进行分析,发现肠道TRM表现出独特的细胞因子和颗粒酶表达模式,以及显著的转录、表观遗传和功能的异质性;② 小肠解剖位置不同的TRM细胞其发育可塑性的程度不同;③ 在小肠(而不是结肠)中,转录因子Eomes对于肠CD8+ TRM细胞的初始形成不是必须的,但在维持已建立的小肠CD8+ TRM细胞中起关键作用;④ Eomes通过诱导抗凋亡调节因子Bcl-2,调控小肠的TRM维持。
【主编推荐语】组织驻留的记忆性CD8+ T(TRM)细胞是记忆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在限制早期病原体传播和控制感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TRM细胞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差异,但其在小肠和结肠不同的解剖部位是否具有异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Immun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来自小肠和结肠不同解剖部位的CD8+ TRM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子和功能特性,且小肠TRM的形成和维持对转录的要求也具有差异。(@章台柳)
Small intestine and colon tissue-resident memory CD8+ T cells exhibit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and differential dependence on Eomes
2022-12-28, doi:10.1016/j.immuni.2022.12.007
延伸阅读: 【News Medical】

小肠固有层中cDC1产生的IL-27调节Th1-Th17细胞稳态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IF:17.579]
① 传统性树突细胞(cDC)1和IL-27Rα在小肠固有层(SI-LP)Th1稳态中发挥非冗余作用;② cDC1分泌的IL-27调节SI-LP中Th1和Th17细胞之间的平衡;③ 断奶后,Th1细胞在SI-LP中逐渐积累,并长期维持,该过程依赖于肠道菌群;④ 肠道菌群驱动的SI-LP中Th1细胞的建立,需要抗原呈递和cDC1产生的IL-27;⑤ IL-27主要作用于Th1细胞的初始极化中,而不是在SI-LP的维持中。⑥ cDC1产生的IL27调节SI-LP中Th细胞亚群的转录谱。
【主编推荐语】小肠固有层中含有大量CD4+T细胞,其中包括Th1、Th17和Treg等,这些细胞在维持组织稳态和宿主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其组成改变与免疫介导的病理学和慢性肠道炎症有关。然而,调节小肠固有层CD4+T细胞分化和维持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最新研究性文章表明,传统性树突细胞(cDC)1分泌的IL-27对于维持小肠固有层中Th1-Th17的平衡至关重要,并且该过程依赖于肠道菌群。(@RZN)
cDC1-derived IL-27 regulates small intestinal CD4+ T cell homeostasis in mice
2022-12-14, doi:10.1084/jem.20221090

国内团队:小檗碱通过调节基质细胞中Wnt基因可促进肠上皮修复

BMC Biology [IF:7.364]
①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结肠炎组(DSS造模)、小檗碱(BBR)或柳氮磺胺吡啶(SASP)分别干预结肠炎组及对照组,BBR对小鼠结肠炎疗效优于SASP;② 转录组分析发现除持续炎症,结肠炎还与代谢抑制、矿物质吸收和昼夜节律相关基因有关;③ BBR可抑制先天免疫细胞活化,通过激活Lgr5+肠干细胞促进结肠上皮修复;④ BBR会增加常驻间质基质细胞中Wnt基因表达,且抑制Wnt分泌会降低BBR疗效;⑤ BBR还会控制基质细胞中昼夜节律基因表达,调节Wnt分子表达。
【主编推荐语】炎性肠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沿着下消化道会出现持续的炎症或溃疡,并伴有结直肠癌或其他器官并发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以达到促进肠道黏膜愈合的效果,但目前的成功率仍不高。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保界、刘慧娟、成都中医药大学刘文平及团队在BMC Biology上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小檗碱(BBR)对小鼠结肠炎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SASP),BBR可以通过昼夜节律上调肠干细胞的基质细胞,调节Wnt分子表达,从而促进结肠上皮修复。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利用中药成分干预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新见解,值得关注。(@九卿臣)
Berberine increases stromal production of Wnt molecules and activates Lgr5+ stem cells to promote epithelial restitution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2022-12-17, doi:10.1186/s12915-022-01492-z

任文凯+王胜义:病原体感染与宿主和肠道菌群的昼夜节律(综述)

Biological Reviews [IF:14.35]
① 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存在双向昼夜节律的互作;② 宿主生物钟影响肠道微生物节律,而肠道微生物群(特别是微生物代谢物)的信号调节宿主昼夜节律稳态;③ 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影响肠道和肠外组织(如肝脏)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并相应地塑造宿主昼夜节律稳态;④ 反之,宿主生物钟可直接(如通过限制病原体进入和复制)或间接(如通过免疫反应的门控)对病原体感染做出直接反应;⑤ 靶向昼夜节律可能为治疗传染病提供治疗方向。
【主编推荐语】几乎所有生物存在昼夜节律现象,且昼夜节律调控多种生物和生理行为。昼夜节律和宿主及肠道菌群存在双向互作现象,对病原菌感染具有影响。华南农业大学任文凯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王胜义与团队在Biological Reviews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肠道菌群波动及宿主昼夜节律与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宿主如何利用昼夜节律调动免疫抵抗感染,最后提出利用昼夜节律调控改善健康的策略。(@Bingbing)
Circadian orchestration of host and gut microbiota in infection
2022-09-15, doi:10.1111/brv.12898

来自肠道和血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孰强孰弱?

Microbiome [IF:16.837]
① 分析比较健康志愿者肠道携带的69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95个血流感染分离株的基因组、蛋白组;② 结合人类肠道上皮细胞,人类血细胞和小动物感染模型来分析这些分离株的毒力;③ 结果发现,具有相同序列类型(ST1或ST5)的肠道和血流分离株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彼此非常相似;④ 而血流分离株不一定与侵入性特征相关;⑤ 此外体外预防肠道上皮细胞感染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肠道上皮层的完整性。
【主编推荐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人体普遍存在的致病菌,一般存在于皮肤、鼻咽和肠道中。本文重点关注那些突破肠道屏障进而进入血液中的与肠道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区别。研究结果显示,毒力是一个高度变化的特点,目前尚没有证据说明血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更强,反倒一些肠道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更强一些。文章认为,决定其进入血液呈现攻击性的,并不是该菌的毒力,而是肠道上皮屏障的作用。(@Bingb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populations from the gut and the blood are not distinguished by virulence traits—a critical role of host barrier integrity
2022-12-26, doi:10.1186/s40168-022-01419-4
38分Cell子刊:9位专家纵论肿瘤微生物组前沿
本期话题:肿瘤菌群,肝癌,Akk菌,大肠癌,多组学,基因突变,AGR2,铁死亡,阑尾癌,内镜
2023-01-02
1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2022年12月,根据“热心肠因子”计算的30篇必读文献。
2023-01-01
10文聚焦肥胖:肥胖加重新冠症状?如何治疗肥胖?
内脏脂肪组织,新冠病毒感染,索马鲁肽,青少年肥胖,纳米药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疗法,糖尿病,睡眠不足,昼夜节律失调,癌症免疫治疗
2022-12-31
《自然·综述》年度回顾:用“吃”抗老的新学问
本期话题:生物钟,衰老,禁食,猕猴桃,替代蛋白,黄斑变性,茶,咖啡,心血管,瓜尔胶,膳食纤维
2022-12-30
华东理工Cell子刊:用智能工程菌诊疗IBD
本期话题:工程菌,IBD,蜜蜂,长寿,菌群成像,环境肠功能障碍,ICU,帕金森病,生命早期,黏蛋白聚糖,宏分泌蛋白组
2022-12-29
31分Cell子刊:促心血管疾病的肠菌新途径
本期话题:心血管,菌群代谢物,丁酸,GVHD,生殖,1型糖尿病,寄生虫,线粒体,大肠癌,食用菌
2022-12-28
肠道菌群和膳食纤维或影响新冠疫苗反应?GUT再添新证
本期话题:疫苗反应,IBD,药物,纳米医学,丁酸,食用色素,饮食模式,术后复发,BCR
2022-12-27
多文关注: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如何影响大肠癌免疫治疗?
本期话题:肿瘤微环境,氨,透明质酸,含硫氨基酸,CHD6-TMEM65,免疫治疗,肿瘤菌群,癌症转移,新辅助化疗,阿达格拉西布,索托拉西布,瑞普替尼
2022-12-26
饮食干预:控制糖尿病,不限食量也能行?
本期话题:饮食干预,饮食限制,饮食模式,进食时间,无麸质饮食,抗炎饮食,膳食脂肪,黄酮醇,苹果多酚,藜麦
2022-12-25
肝肠相依:3文多角度揭示肝病中的肠肝轴
本期话题:肠肝轴,丙肝,乙肝,NASH,Hp根除,同一健康,环境菌群,共生,演化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