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部分克罗恩病(CD)患者对抗TNF药物、维多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生物疗法没有反应。瑞莎珠单抗(risankizumab)是一种新型的IL-23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斑块性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目前的III期试验已证明瑞莎珠单抗诱导治疗中重度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还缺少真实世界的研究。法国亚眠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常规治疗失败的CD患者中,瑞莎珠单抗能够安全有效地诱导症状的临床缓解。(@芥末)
【主编推荐语】饮食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此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特定的营养素或食物组合,但营养素与食物组合并不是孤立地摄入的,应认识到不同饮食成分对IBD风险的综合与累积效应,即饮食模式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食物消费情况。美国和瑞典的研究者近日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发表研究文章,分析瑞典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参与者的食物消费情况,发现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替代健康饮食评分等4种饮食模式)与较低的老年性克罗恩病风险相关,但不影响溃疡性结肠炎风险,为未来在大规模饮食干预预防或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中灵活调整饮食模式提供了参考。(@芥末)
【主编推荐语】环境因素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压力、饮食、酒精、药物等。尽管药物被认为与IBD发生有关,但尚需要更充分的人群证据以证明该相关性。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队列中涉及的24个国家、13万多人的数据,发现使用药物(抗生素、激素药物、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IB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提醒人们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时潜在的胃肠道危害。(@芥末)
【主编推荐语】结肠镜是评估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患者的耐受较差。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60名接受过术后复发的内镜评估的克罗恩病患者中,结合肠壁厚度、肠系膜淋巴结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可较准确地预测内镜复发。(@alu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