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和膳食纤维或影响新冠疫苗反应

Gut [IF:31.793]
① 接种新冠mRNA疫苗导致肠道菌群改变,例如放线菌、劳特氏菌减少,α多样性降低;② 接种疫苗后RBD和Spike竞争性结合抗体和IgG水平较高的受试者,基线的普雷沃菌属、嗜血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和活泼瘤胃球菌丰度较高;③ 多个细菌类群与抗体亲和力增强呈负相关或正相关;④ 菌群来源的支链脂肪酸(BCFA)——异戊酸和异丁酸或降低疫苗反应;⑤ 高纤维摄入者,抗体亲和力增加更多,BCFA总量减少,即膳食纤维摄入调节疫苗应答成熟,或与BCFA有关。
【主编推荐语】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对接种SARS-CoV2 mRNA疫苗的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疫苗的接种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且基线的肠道菌群特征与SARS-CoV2疫苗免疫原性之间具有关联,但这种与疫苗反应相关的特定细菌类群在不同队列中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饮食习惯和/或微生物取样/分析方法的差异。同时,文章指出,高纤维摄入者的抗体亲和力改变更加显著,疫苗应答更加成熟,这或与BCFA总量减少有关。研究提示我们,肠道菌群特征、膳食模式或影响疫苗反应,为提高疫苗反应提供参考。(@章台柳)
Gut microbiome and dietary fibre intake strongly associate with IgG function and maturation following SARS-CoV-2 mRNA vaccination
2022-12-22, doi:10.1136/gutjnl-2022-328556

国内团队:合成木质素衍生的纳米颗粒或可缓解结肠炎

ACS Nano [IF:18.027]
① 通过模拟体外木质化过程对阿魏酸自由基聚合可合成木质素类聚合物(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强),组装可形成阿魏酸衍生木质素纳米颗粒(FALNP);② FALNP能耐受恶劣胃酸环境(FA含弱酸性基团;强酸下稳定,碱性下解离),可绕过生理障碍在胃肠道输送中靶向肠道;③ 口服FALNP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调节肠菌,显著减轻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病理症状;④ FALNP也可作为生物活性载体发挥强大协同治疗效果,还可成为治疗其他肠道疾病的普适载体平台。
【主编推荐语】口服给药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常用途径之一,但存在通过消化道期间生物利用度低和全身副作用较大等问题。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星、郑州大学史进进等人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阿魏酸衍生木质素纳米颗粒(FALNP)的治疗性纳米试剂,具有耐胃酸、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较强等优点,可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此外,FALNP也可作为生物活性载体发挥强大协同治疗效果。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干预IBD提供了新策略,值得关注。(@九卿臣)
Synthetic Lignin-Derived Therapeutic Nano Reagent as Intestinal pH-Sensitive Drug Carriers Capable of Bypassing the Gastric Acid Environment for Colitis Treatment
2022-12-15, doi:10.1021/acsnano.2c11188
延伸阅读: 【BioMed科技】

瑞莎珠单抗可安全有效缓解克罗恩病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IF:9.524]
① 纳入100例既往治疗失败的克罗恩病(CD)患者(中位年龄36.9岁),所有人至少使用过3种生物制剂,61例有肠道切除史;② 97例患者在第0、4、8周各接受静脉注射600mg瑞莎珠单抗,3例患者接受皮下注射;③ 第12周时,45.8%的患者实现无类固醇临床缓解的主要终点,58%的患者临床缓解,78.5%的患者有临床响应;④ 50%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降到5mg/L以下,实现生化缓解;⑤ 20%的患者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7%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无死亡和严重感染。
【主编推荐语】部分克罗恩病(CD)患者对抗TNF药物、维多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生物疗法没有反应。瑞莎珠单抗(risankizumab)是一种新型的IL-23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斑块性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目前的III期试验已证明瑞莎珠单抗诱导治疗中重度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还缺少真实世界的研究。法国亚眠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常规治疗失败的CD患者中,瑞莎珠单抗能够安全有效地诱导症状的临床缓解。(@芥末)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risankizumab induction therapy for 100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A GETAID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2022-12-19, doi:10.1111/apt.17358

Nature子刊:食用色素诱惑红或可扰乱肠道菌群促肠炎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4]
① 小鼠喂食正常食物或通过饮食暴露于食用色素诱惑红(AR)12周,随后通过DSS诱导结肠炎,AR暴露会减轻小鼠体重(在DSS诱导时更明显),加重DSS诱导的结肠炎症状;② 在DSS未处理的AR小鼠中结肠5-羟色胺(5-HT)水平显著升高,敲除Tph1基因降低肠道5-HT水平会缓解AR暴露引起的结肠炎严重程度;③ 正常食物和AR暴露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④ 粪菌移植发现AR暴露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会加剧DSS诱导的结肠炎严重程度。
【主编推荐语】先前研究表明,大量使用添加剂/食用色素会改变肠道菌群、增加肠道通透性、降低粘液屏障厚度进而促进结肠炎。诱惑红是许多国家使用最广泛的着色剂,尽管诱惑红(AR)在饮食中非常普遍,但人们对AR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肠道炎症仍知之甚少。近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项动物实验发现AR暴露会导致结肠5-羟色胺(5-HT)水平升高,影响肠道菌群稳态,加重DSS诱导的结肠炎症状。总之,该研究为探究诱惑红在促进小鼠结肠炎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重要数据,值得关注。(@九卿臣)
Chronic exposure to synthetic food colorant Allura Red AC promotes susceptibility to experimental colitis via intestinal serotonin in mice
2022-12-20, doi:10.1038/s41467-022-35309-y

坚持健康饮食模式可降低老年人克罗恩病风险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IF:10.02]
① 纳入83147名瑞典参与者(45.8%为女性),基于食物频率问卷计算4种饮食模式的得分,总结饮食模式与老年性克罗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② 随访20年,发生164例CD和395例UC;③ 较各组的最低四分位数参与者,替代健康饮食评分、健康饮食指数-2015、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改良地中海饮食评分的最高四分位数参与者的CD风险分别降低27%、10%、48%和42%;④ 没有观察到任何饮食质量评分与UC风险的关联。
【主编推荐语】饮食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此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特定的营养素或食物组合,但营养素与食物组合并不是孤立地摄入的,应认识到不同饮食成分对IBD风险的综合与累积效应,即饮食模式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食物消费情况。美国和瑞典的研究者近日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发表研究文章,分析瑞典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参与者的食物消费情况,发现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替代健康饮食评分等4种饮食模式)与较低的老年性克罗恩病风险相关,但不影响溃疡性结肠炎风险,为未来在大规模饮食干预预防或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中灵活调整饮食模式提供了参考。(@芥末)
Diet Quality and Risk of Older-Onset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2022-12-15, doi:10.1093/ecco-jcc/jjac184
延伸阅读: 【IBD Daily】

13万人数据,药物使用或可增加炎症性肠病风险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IF:13.576]
① 纳入24个国家133137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0.3岁,约60%为女性),评估药物使用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生的关系;② 中位随访11年,共发生571例IBD,其中143例克罗恩病、428例溃疡性结肠炎;③ 基线时抗生素、激素药物的使用与IBD风险增加181%、343%相关;④ 女性中,基线时口服避孕药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与IBD风险增加117%、458%相关;⑤ 上述药物与CD及UC风险增加相关。
【主编推荐语】环境因素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压力、饮食、酒精、药物等。尽管药物被认为与IBD发生有关,但尚需要更充分的人群证据以证明该相关性。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队列中涉及的24个国家、13万多人的数据,发现使用药物(抗生素、激素药物、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IB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提醒人们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时潜在的胃肠道危害。(@芥末)
Associations of Antibiotics, Hormonal Therapies,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Long-Term NSAID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
2022-12-16, doi:10.1016/j.cgh.2022.11.037
多文关注: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如何影响大肠癌免疫治疗?
本期话题:肿瘤微环境,氨,透明质酸,含硫氨基酸,CHD6-TMEM65,免疫治疗,肿瘤菌群,癌症转移,新辅助化疗,阿达格拉西布,索托拉西布,瑞普替尼
2022-12-26
饮食干预:控制糖尿病,不限食量也能行?
本期话题:饮食干预,饮食限制,饮食模式,进食时间,无麸质饮食,抗炎饮食,膳食脂肪,黄酮醇,苹果多酚,藜麦
2022-12-25
肝肠相依:3文多角度揭示肝病中的肠肝轴
本期话题:肠肝轴,丙肝,乙肝,NASH,Hp根除,同一健康,环境菌群,共生,演化
2022-12-24
母亲肠菌如何塑造孩子的菌群?今日Cell揭示新机制
本期话题:母婴菌群传递,趋化性,CRISPR,基因工程,环境菌群,表观遗传,益生菌,早产儿,真菌
2022-12-23
78分综述详解:共生菌群如何抵抗致病菌入侵?
本期话题:定植抵抗,果糖,益生菌,肥胖,动物菌群,鱼,鹿,肠脑轴,FMT
2022-12-22
10文聚焦:值得关注的菌群生信分析新方法+新工具
本期话题:生信,宏基因组,MAG,分析工具,数据库,CRISPR,病毒,酶,产SCFA菌,代谢组,可视化
2022-12-21
战肠炎:Science子刊讲透靶向细胞因子的治疗策略
本期话题:IBD,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纳米医学,益生菌,后生元,FXR,胞外基质,过敏,肠肺轴
2022-12-20
Lancet子刊:转移性大肠癌一线用药或有新选择!
本期话题:转移性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道细菌,原位肿瘤疫苗,胃肠错构瘤性息肉综合征,癌症风险,口腔鳞状细胞癌,纳米药物,维生素A,类器官
2022-12-19
88万人数据揭示:哪些微量营养素可有益心血管健康?
本期话题:心血管,微量营养素,盐,鱼油,脱发,痴呆,禁食,脑损伤,咖啡,慢性肾病,素食,政策
2022-12-18
临床新证:间歇性禁食辅助改善糖尿病,安全有效
本期话题:间歇性禁食,糖尿病,肠道可塑性,肠道激素,精准医学,昆虫,肠脑轴,有害物质,益生菌
2022-12-17